一條長 18 公里的隧道很快就會在波羅的海海底連接丹麥南部和德國北部。
這條雄心勃勃的沉浸式公路和鐵路線將於 2029 年開通,將成為全球同類最長的公路和鐵路線,從而縮短兩國之間遊客和通勤者的旅行時間。
隨著施工的進行,歐洲新聞旅遊與該計畫背後的團隊進行了交談費馬恩貝爾特隧道了解更多。
費馬恩貝爾特隧道將如何讓旅客受益?
目前,往返於丹麥島搭乘渡輪 45 分鐘即可抵達洛蘭 (Lolland) 和德國費馬恩島 (Fehmarn)。
Fehmarnbelt 隧道將丹麥一側的 Rødbyhavn 與德國一側的 Puttgarden 連接起來,預計將這一旅程縮短至 10 分鐘車程,乘車僅需 7 分鐘火車。
「為了通勤者,這意味著丹麥和德國之間將有更快、更可靠的連接,顯著減少旅行時間,使日常通勤更加方便。 。它還將減少現有公路和鐵路的擁塞。
他們補充說,對於遊客來說,這條隧道將使探索這兩個國家變得更加容易。
通過丹麥西蘭島繼續向北前往哥本哈根,「費馬恩貝爾特隧道將徹底改變之間的旅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以及中歐,提供更快、更可靠和直接的連接。
隧道的道路也將連接到德國的高速公路網絡,以方便駕駛前往。
為什麼選擇水下隧道連接丹麥和德國?
探索了幾種方案,包括一座橋樑和一條穿過地球的鑽孔隧道,然後決定建造一條水下隧道來連接兩國。
「最終,18公里沉管隧道由於其對環境影響較小、對天氣條件的敏感性較低且具有成本效益,因此被認為是最佳解決方案。
隧道必須遵守嚴格的環境標準,確保對當地生態系統的影響最小化生物多樣性。專門船隻正在對此進行監測。不可避免地受到該項目影響的自然景觀將被其他地方新的自然區域的創建所抵消——在洛蘭,這些區域的面積將至少是其兩倍。
該項目預計耗資 551 億克朗(48 億歐元)。歐盟已撥款約11億歐元用於其建設,而相關鐵路設施則投入了1.17億歐元。
最終,它將由用戶資助,收入來自通行費以及用於償還剩餘貸款的票據。這與成功的厄勒海峽大橋類似,是一座連接丹麥和瑞典的橋樑和沈管隧道。
使用費馬恩貝爾特隧道的費用將由丹麥交通部長在開通前決定。
沉管隧道是如何建造的?
「Fehmarnbelt 隧道的設計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廣泛的規劃,」Femern A/S 隧道設計品質經理 Markus Just 說。
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弄清楚如何將巨大而沉重的隧道元件從工廠運送到浸沒地點。
「我們決定在三個工廠大廳前各建一個水池,這樣隧道構件就可以像在鎖然後被運送到工作港口,」Just 解釋道。
然後使用專門設計的海洋設備和工作船以水密方式運輸元件並將其降低到位。
「該系統可以降低和連接世界上最長的沉管隧道的隧道元件,精度僅為幾毫米,」賈斯特說。
然而,該項目最大的技術創新之一集中在安全和維護方面。
「費馬恩貝爾特隧道將是世界上第一條帶地下室的沉管隧道,」Just 透露。這些更深更寬的路段每兩公里放置一次並通過管道連接,將為服務車輛留出空間,以便維護人員可以安全、快速地進入隧道內區域,提高交通可用性。
對於使用隧道的人來說,將採取哪些安全措施?
Juchem 表示,除了為維護和操作人員提供便利的通道外,該隧道還將採用各種元素,使其「與陸地上的同等路線一樣安全」。
借鑒包括厄勒海峽在內的其他主要隧道計畫的經驗,該隧道將在隧道的兩個方向上設有完整的緊急車道高速公路在隧道內,車輛在每個方向的單獨管道中行駛。這將使車輛能夠在發生故障或緊急情況時靠邊停車。
光線充足的隧道還將在全長範圍內配備緊急出口,以便在發生事故時提供安全的逃生路線。
當地控制中心及列車交通管制中心哥本哈根將全天候監控隧道,確保對任何問題做出快速回應。
費馬恩貝爾特隧道將如何讓出遊變得更永續?
希望隧道能促進從公路到公路的轉變火車運輸。
「這一轉變預計將大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因為鐵路運輸與公路運輸相比,效率更高、污染更少。
環保組織對此消息表示歡迎。
「就氣候而言,我們認為費馬恩貝爾特連接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丹麥自然保護協會非政府組織代表 Michael Løvendal Kruse 說道。 「它將透過現有最氣候友善的運輸方式加強貨運和客運,即電動火車」。
該隧道還將為國際火車和卡車開闢一條更直接的路線,「節省約 160 公里的行程,從而減少燃料消耗和排放量「,Juchem 補充道。
「透過建立完全電氣化的鐵路走廊,該隧道支持使用綠色能源和永續交通解決方案,進一步整合歐洲的交通網絡並促進綠色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