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法國軍方將廷巴克圖難民營的控制權移交給馬利軍隊

週二,駐馬裡的法國反聖戰武裝部隊將廷巴克圖營地的控制權移交給馬利軍隊,此前該部隊在該國北部地區不間斷地駐紮了近九年。

此舉出台之際,法國正試圖重塑在該地區的承諾,更多地讓其歐洲盟友參與其中,同時更加重視使軍事行動更加國際化。

人們也更依賴當地軍隊,儘管國際合作夥伴提供了八年的訓練,但當地軍隊仍然裝備不足、訓練不足。

自 2013 年 4 月法國開始撤軍以來,約有 150 名法國士兵仍留在廷巴克圖。

在廷巴克圖營地,在一小群法國和馬利士兵以及當地和聯合國當局面前,法國國旗被降下,馬利國旗升起了在基地的原來位置。

馬利反叛亂行動「新月形行動」負責人、法國將軍艾蒂安·杜佩魯與該營地新任馬利指揮官進行了簡短的握手。當一架法國軍用飛機低空飛過頭頂時,他像徵性地遞給他一把大木鑰匙。

該基地的法國指揮官表示,法國將繼續在馬利執行任務。德佩魯補充說,法國將“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允許馬裡掌控自己的命運,同時提供“夥伴關係”。

法國士兵的最終離開標誌著一個轉捩點。正如六月宣布的那樣,隨著法國在薩赫勒地區的軍隊逐漸減少,新月形沙丘行動正在逐步結束。

正是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伊斯蘭教聖城廷巴克圖,時任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於2013 年2 月2 日正式開始法國幹預行動,在聖戰分子控制了八個月之後,一片歡騰的景象。

近九年後,聖戰組織在蓋達組織和自稱伊斯蘭國組織的領導下蔓延並重新集結,這些組織的影響力已擴大到鄰國尼日和布吉納法索。

根據國際危機組織智囊團的報告,他們的存在在馬利北部和中部的大片地區具有「霸權」。

在廷巴克圖、基達爾和泰薩利特之間,425名法國士兵已從這三個基地撤出。 Barkhane 指揮官 Laurent Michon 將軍表示,駐薩赫勒地區的法國軍隊將「從 2021 年夏季的約 5,000 名士兵」減少到「2022 年夏季的約 3,000 名士兵」。到 2023 年將進一步減少。

政治環境緊張:自馬利兩次政變(2020 年 8 月和 2021 年 5 月)以來,巴黎和巴馬科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巴克漢在該地區面臨日益增長的敵意。

現在的前法國營地旁邊是一個大型聯合國營地,有數千名維和人員。法國營地將被馬利空軍基地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