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負責該計畫的義大利太空人告訴歐洲新聞台,兩家歐洲公司在歐洲太空總署(ESA)招標後開發了軌道到地球的貨運飛船,這將使落後的大陸重新獲得對太空經濟的信心。
薩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Samantha Cristoforetti) 是在歐洲太空總署(ESA) 與德國勘探公司和義大利泰雷茲阿萊尼亞航太公司簽署兩份合約(每份合約價值250 億歐元)後發表上述言論的,該合約旨在開發往返於近地軌道(LEO) 太空站的貨運班車服務。
這項消息發布之際,歐洲工業部長們在布魯塞爾與歐空局同行會面,討論航太產業面臨的挑戰和機會以及如何提高該產業的競爭力。歐洲太空總署由大多數歐盟國家以及加拿大、挪威、瑞士和英國組成。
從歷史上看,歐洲一直依靠美國和俄羅斯等國際夥伴透過以物易物系統將其貨物和人員送入太空,因此這種貨運飛船的開發實際上是歐洲留在太空業務的一種門票。
「如果我們想維持這種夥伴關係,我們需要有他們感興趣的東西來交換,」義大利歐空局太空人兼計畫負責人薩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週三告訴歐洲新聞。
她說,情況尤其如此,因為到 2030 年,機構擁有的國際太空站 (ISS) 將退役並被私人太空站取代。
「我們必須確保歐洲在國際太空站後低地球軌道生態系統中(2030 年後)的地位,」克里斯托福雷蒂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空局部長級討論之前表示。
歐洲選擇提供從地球到太空再返回的物資運輸服務,而不是直接開發自己的載人航太計畫——這會導致成本更高。
「開發載人飛行器的可能性是討論的一部分,但我們還沒有達到這一點。歐洲對此尚未達成共識,」歐空局計畫負責人強調。
去年11月,在塞維利亞舉行的太空高峰會上,歐空局成員國同意不從頭開始載人太空計畫。
相反,歐空局將發起一項競賽,邀請最多三家公司開發一種貨運飛船,該貨運飛船能夠適應國際太空站以外的太空目的地,並且如果成員國願意的話,還可以演變成載人飛船。
週三,歐空局公佈了競賽結果,兩家滿足所有要求的歐洲公司獲勝,其中包括需要籌集至少 20% 的私人資金來支持其任務第一階段的項目。
目前,雙方預計將開發出一種運載工具,能夠在2028 年(或無論如何不遲於2030 年)向國際太空站運送最多4 噸物資,並運回地球2 噸物資,而歐洲尚未展示這一能力。
ESA成員國批准了750億歐元的總預算,這意味著剩餘的250億歐元將重新分配給尚未決定的其他太空探索活動。
克里斯托福雷蒂表示:“儘管如此,這批近地軌道貨物還是取得了成功,因為無論如何這是不可避免的第一步。”
這位義大利太空人認為,這項開發服務是一種建立信心的方式,表明歐洲工業可以及時且經濟實惠地開發此類技術。
歐空局還計劃發起一場工業界競賽,以提供發射服務。
預計很快就會向業界索取信息,並於 2025 年 5 月徵集提案,目的是在夏季選擇合格的項目 - 將於 2025 年 11 月向 ESA 部長級理事會提出資金建議。
這位義大利宇航員說:“這兩種情況的想法實際上都是為了將競爭引入生態系統,並為新公司提供成長的機會。”
發射器確實是塞維利亞太空峰會上最棘手的問題,因為歐洲現在缺乏火箭發射器——這意味著它已經失去了獨立進入太空的機會。
歐洲的阿麗亞娜5號發射器在服役數十年後於2023年7月進行最後一次航行,但其後繼者阿麗亞娜6號自2020年以來一再面臨延誤,預計要到2024年7月才能發射。
由於這些延誤以及兩年多前莫斯科入侵烏克蘭後俄羅斯聯盟號火箭的中斷,歐洲進入太空的機會自去年以來一直依賴美國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的計畫 SpaceX 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