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正教聖誕節:在莫斯塔爾,重建東正教教堂是團結的標誌

莫斯塔爾豐富的天際線,清真寺和天主教堂的塔樓矗立在建築物上方,背襯著雄偉的山脈,現在再次以一座優雅的東正教教堂的塔樓為特色,這座教堂坐落在城市東側的一座小山上,這座教堂在戰爭期間被摧毀。

19 世紀的聖三一大教堂尚未準備好舉行彌撒,也不會在 1 月 7 日(西歐和中歐大部分地區慶祝聖誕節兩週後)舉辦東正教聖誕節禮拜儀式。

這將是波士尼亞南半部黑塞哥維那地區的東正教信徒連續第 29 個聖誕節不聚集在該地區主要寺廟的教堂裡。

莫斯塔爾的教區牧師杜斯科·科伊奇(Duško Kojić) 坐在教堂裡告訴歐洲新聞台:「我們將在市內及週邊的所有其他教堂舉行禮拜儀式,但正在進行的工程和寒冷的天氣使得在那裡舉行禮拜儀式根本不可能。

大教區是東正教的省份或地區教區,由主教管理,每個教區都有一座大教堂或“saborni hram”——通常是該地區最大城市中最具代表性或最大的教堂——作為其所在地。

黑塞哥維那扎胡姆列和濱海大主教區的所在地位於莫斯塔爾,它管轄黑塞哥維那地區以及鄰國克羅埃西亞的達爾馬提亞部分地區和黑山的一小部分地區。

這座寺廟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距離舊城區僅幾步之遙,可通往該市最著名的地標——尖銳的拱形老橋。

它是當時巴爾幹半島最大的東正教教堂。

1992-1995年戰爭期間,它變成了廢墟。

首先,它在 1992 年 6 月初遭到砲擊,7 天后,它被縱火焚燒,鐘樓被推倒。最後,剩下的牆壁都被炸毀了。

這迫使大主教區選擇另一座教堂作為其主神廟,並選擇了位於莫斯塔爾以南約 135 公里的特雷比涅 (Trebinje) 更樸素的聖顯聖殿作為替代。

數百年的歷史在戰爭中被摧毀

在衝突發生之前,莫斯塔爾是各種令人眼花撩亂的文化的發源地。該城市陷入種族衝突,平民受到迫害並被迫大規模搬遷。

如今,這座城市被深藍色的內雷特瓦河水分成兩部分,也標誌著莫斯塔爾兩個主要民族之間的分界線——莫斯塔爾的西部地區主要是波斯尼亞克族人,東部地區主要是波斯尼亞克族人。

這座教堂並不是這座被摧毀的城市中唯一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的地標。莫斯塔爾歷史中心的大部分地區都受到嚴重破壞,該中心以其濕滑的鵝卵石街道而聞名,兩側都是手工商店。

波士尼亞克族軍隊也砲擊並摧毀了老橋,這座紀念碑因經常出現在電影和音樂錄影帶中而聞名於整個前南斯拉夫。

波士尼亞塞族人的數量也大大減少。根據 1991 年的人口普查,曾經佔該市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在 2013 年減少到約 4,400 人,即 4.2%。

教堂被摧毀僅18 年後,也就是2010 年,重建工作就開始了。重建工作因政治而不是反對派而被推遲來自當地社區。

科伊奇說:“如果你今天與莫斯塔爾任何教派或種族的人交談,你會發現他們所有人都對教堂被毀感到非常悲傷。”他解釋說,這就是「莫斯塔爾」的原因,與其他衝突中保持分裂的多元化社區不同。

「身為莫斯塔爾的公民,我們感覺不到我們之間有任何分歧。我們並不覺得自己受到任何形式的威脅,」他說。 「政客們給我們營造了一種分裂、面臨持續問題的形象。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宣傳這一點。

科伊奇指出,關於其重建的最有說明性的故事之一與它的鐘樓有關。來自莫斯塔爾的三名人士——一名塞爾維亞人、一名克羅埃西亞人和一名波斯尼亞人——來到教堂為鐘樓的重建捐款。

「他們來找我們,並堅持作為真正的宗教人士保持匿名——愛的最高形式是在沒有人知道的情況下做好事,沒有人拍拍你的肩膀。”

「因此,我們考慮如何處理他們的捐贈,並決定鐘樓上的三座時鐘現在將以羅馬、阿拉伯和古教會斯拉夫數字顯示時間。如果我們現在沒有這三個不同的時鐘,教堂和城市就會變得不那麼美麗,」Kojić 強調。

巴爾幹半島最大的東正教教堂

儘管扎胡姆列教區歷史上曾在其他地方設立所在地,但在 18 世紀末移至莫斯塔爾,成為該地區最大的城市。

教區需要一座大型、豪華的教堂作為其主神廟——而迄今為止,這座城市還沒有這樣的特色。

當地的信徒們自發性地組織起來為它籌集資金,並於 1863 年開始建造。

「它見證了這座城市的黃金時代,以及當地塞爾維亞人口的存在和財富,」科伊奇解釋道。

「寺廟的規模是根據參加禮拜的人數來決定的。選擇這個位置是為了讓你可以從城市的任何入口看到它,無論是西部、南部還是北部。

莫斯塔爾是一個貿易中心,位於三個國家附近,靠近亞得里亞海,它希望利用這座教堂來與該國首都薩拉熱窩進行持續的競爭。

「他們(公民)說我們有錢、有位置,但他們也提出了要求。我們的要求是允許他們把教堂建造得比薩拉熱窩的教堂還要大。

獲得許可後,沙皇俄羅斯和奧斯曼帝國都捐款建造了它。

除了該市的信徒資助教堂的建設外,其他各族公民也提供了幫助。

「他們花了 10 年才建造它。現在花了11點多才把它帶回來,我們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完成。

他說:“在沒有我們今天擁有的機械化或建築材料的情況下如此迅速地建造它,你可以看出他們在建造寺廟時所表現出的愛和團結。”

「你讓附近村莊的人承擔任務——一個村莊負責從內雷特瓦河取水,而另一個村莊則負責為工人準備午餐。”

“我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競爭,它迫使你變得更好。”

該市的老教堂位於聖三一大教堂後面,也是全國第一所男女混合學校的所在地。

波士尼亞桂冠詩人阿列克薩·桑蒂奇(Aleksa Šantić)因其有關莫斯塔爾的詩歌而聞名,並成為該國傳統音樂流派最著名的歌曲之一《sevdah》的作者,他在那裡學會了讀書和寫作。

“東方信徒”

塞爾維亞東正教是世界上眾多東正教教堂之一,與天主教或新教等其他基督教派相比,其實踐和教義上的差異在西方相對不為人知,在流行文化中也不那麼突出。

1054年的大分裂後,基督教的主要派系分裂為羅馬天主教和東正教兩個截然不同的教會,由於教會分歧和神學爭議,兩者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雖然不同國家的羅馬天主教會仍然團結在一起,並由它們在梵蒂岡的席位領導,但東正教的各個分支的聯繫和集中度卻要低得多。

這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推移,羅馬天主教會可以更容易地改變其教義和實踐,並以統一的方式管理這些變化。幾個世紀以來,每個東正教教堂基本上都保持著自己的儀式和儀式。

除了與天主教儀式不同之外,即使從一個地區到另一個地區,它們也可能有很大差異。

科伊奇說,塞爾維亞東正教在平安夜焚燒橡樹樹苗或巴德尼亞克的習俗——旨在代表耶穌在拿撒勒誕生時馬槽保溫的方式,“可能會引起一些俄羅斯東正教信徒的不滿” 。

同時,有些傳統滲透到不只一種宗教中。

「因此在黑塞哥維那,波斯尼亞天主教徒也會在聖誕夜焚燒 badnjak,」他解釋。

但有時,連當地人也會感到困惑。

他們的年度音樂會通常由教堂唱詩班和知名搖滾樂隊參加,邀請函有時可能會令人頭疼。

「混亂」的根源在於塞爾維亞東正教仍然使用朱利葉斯·塞薩爾於公元前 45 年頒布的儒略曆,而不是天主教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於 1582 年引入的常用公曆。

「日曆上的差異意味著,雖然按照公曆,聖誕節是在1月7日,但按照儒略曆,它仍然是指前一年的假期。”

「因此,當我們發出 2021 年聖誕音樂會邀請函時,卡片上寫著該活動將於 2022 年 1 月 7 日舉行,人們會感到困惑,並打電話給我們澄清,」他笑著說。

走在一袋袋水泥和建築工具之間,他受到一群在嚴寒中辛勤工作的建築工人的歡迎。

科伊奇指出,立面已於今年早些時候完成,但內部工程需要一些時間,特別是因為覆蓋牆壁並描繪東正教聖人的壁畫(所有東正教教堂的特色)需要大量時間才能完成。

「我們建議使用現代材料可以更快、更便宜,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拒絕了,」他一邊說,一邊看著工人們熟練地搭建覆蓋教堂內部的腳手架。

「所以現在我們必須等待,」科伊奇解釋道,這對他來說沒什麼問題。

對於科伊奇和其他為大教堂服務的教區神父來說,最重要的是莫斯塔爾市民,他們將在大教堂竣工後前來參觀。

「如果教堂只是一座漂亮的建築,那麼它就沒有價值。來到這裡的人們把它變成了一座教堂。

他強調,它向所有公民開放,無論他們的信仰如何。

「我們也迫不及待地歡迎莫斯塔爾的波斯尼亞人和克羅埃西亞人——沒有他們,聖誕節就不會是聖誕節,」他總結道。

每個工作日,探索歐洲為您帶來一個超越頭條新聞的歐洲故事。下載歐洲新聞應用程式以獲得有關此新聞和其他突發新聞通知的每日提醒。它可以在蘋果安卓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