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演奏家吉他手吉米·亨德里克斯突然去世不到兩週,搖滾樂界又震驚了另一起悲慘死亡事件。
27 俱樂部是一個基於許多 27 歲音樂家的巧合死亡的都市神話,但此時還不是一個既定的想法。但當美國搖滾歌手 Janis Joplin 於 1970 年 10 月去世時,音樂界正發生一連串不幸的死亡事件。
滾石樂團鼓手布萊恩瓊斯1969年7月去世,吉米·亨德里克斯隨後於 1970 年 9 月,喬普林於 1970 年今天去世,而門樂隊主唱吉姆·莫里森1971 年 7 月去世,享年 27 歲。
其他人也在非正式的 27 傢俱樂部名單中列出前後,但正是這一系列的死亡事件定義了城市神話的癥結所在。雖然這是搖滾瑣事中有趣的一部分,但在喬普林逝世週年紀念日之際,值得研究一下是什麼讓她成為她那個時代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了解她在榜單中的高位。
喬普林於 1943 年出生於德克薩斯州,對藍調音樂產生了興趣。 1963 年完成學業後,喬普林前往舊金山投身於蓬勃發展的音樂界。在那裡,她第一次開始錄製音樂。這也是她第一次接觸毒品的地方——這種毒癮將困擾她的餘生。
在德克薩斯州戒毒後,喬普林回到舊金山並加入了 Big Brother & The Holding Company,她透過樂團錄製了四張專輯中的兩張。樂團的第一張專輯並不暢銷,但 1968 年發行的第二張專輯《Cheap Thrills》卻讓喬普林聲名大噪。
透過這張銷量第一的專輯,喬普林標誌性的馬搖滾歌聲向全世界介紹了。喬普林離開樂團發行了一張個人專輯,即 1969 年的“I Got Dem Ol” Kozmic Blues Again Mama!並於當年在傳奇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上表演(亨德里克斯也參與其中)。
第一張個人專輯並不像《Cheap Thrills》那樣受人喜愛,但她的第二張專輯卻奠定了她應得的聲譽。 1971 年上映的《珍珠》也是另一部大熱門。遺憾的是,喬普林並沒有親眼目睹。 1970 年 10 月 4 日,她吸食海洛因過量。
對於搖滾界最早的重要女性人物之一來說,這是一個悲劇性的早期結局。喬普林的職業生涯在她的一生中總是因為痴迷於她與男人和女人的個人關係的性別歧視音樂媒體而受到損害。然而,她更偉大的遺產是她異常有力的聲音和舞台魅力,可以與任何男性搖滾明星相媲美。
1995年,她死後入選搖滾名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