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黨候選人在台灣總統大選中獲勝

執政黨候選人賴清德在周六的台灣總統選舉中獲勝,他的對手也承認了這一結果,這一結果將決定這個自治民主國家未來四年與中國關係的軌跡。

中國稱這次民調是戰爭與和平之間的選擇。北京強烈反對現任副總統賴智放棄醫學生涯,從基層到總統職位從政。

這座距離中國海岸 160 公里(100 英里)的島嶼的和平、社會穩定和繁榮受到威脅。

雖然經濟低迷和房價昂貴等國內問題也在競選中佔據突出地位,但黎智英領導的民進黨呼籲自決、社會正義和拒絕中國威脅最終獲勝。這是自1996年首次公開總統大選以來,首次由單一政黨領導台灣連續三年、四年的總統任期。

在選舉後的記者會上,賴清德感謝台灣選民「寫下了我們民主的新篇章。我們向世界展示了我們是多麼珍惜我們的民主。這是我們堅定不移的承諾。

他補充說:「台灣將繼續透過我們的行動與世界各地的民主國家並肩前進。台灣人民成功抵制了外部勢力影響這次選舉的企圖。

黎智英和現任總統蔡英文拒絕中國對台灣的主權主張。為分裂分子。

據信北京更青睞來自對中國更友善的國民黨(也稱為國民黨)的候選人。其候選人侯裕義也承諾在加強國防的同時重啟與中國的談判。他承諾,如果當選,不會採取統一台海兩岸的行動。

在他的敗選演講中,侯為國民黨「不夠努力」重新掌權而道歉。

“我讓大家失望了。我在這裡表達我最誠摯的歉意,對不起,」侯在觀眾面前說道,觀眾人數遠低於預期。

競選中的第三位候選人是規模較小的台灣人民黨(TPP)的柯文哲,他得到了特別是想要取代國民黨和民進黨這兩個台灣傳統對立政黨的年輕人的支持,自那以來,這兩個政黨基本上輪流執政。

柯說,雙方之間的對話至關重要,但他的底線是台灣需要保持民主和自由。

「至少這次TPP已經成為一個關鍵的反對力量。作為TPP主席,我想再次向大家表示感謝。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在沒有給出任何證據和理由的情況下,北京不會接受選舉結果代表「島內主流民意」。

這次選舉改變不了兩岸關係的基本形勢和方向,改變不了兩岸同胞越走越近的共同願望,也阻擋不了祖國最終統一的大勢”,陳說。

美國受其法律約束,必須向台灣提供自衛所需的武器,並承諾支持無論哪一屆政府出現,拜登政府計劃不久後派遣一個由前高級官員組成的非正式代表團前往台灣,這進一步強化了美國的承諾。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祝賀黎智英獲勝。

除了中國的緊張局勢外,經濟適用房匱乏和工資停滯等國內問題也主導了競選活動。

在黎智英政府領導下,與美國的密切關係可能會更加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