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觀點。觀點:英國現有政黨會發生重組嗎?

作者:《經濟學人》前主編比爾‧埃莫特。

我們生活在一個政治動盪的時代。最近,成立不到一年的政黨在法國和東京大都會區上台。一個成立不到五年的政黨在義大利的民調中處於領先地位。一位政治新手入主白宮,讓共和黨和民主黨建制派深感不安。那麼接下來的政治大地震將在哪裡發生呢?答案可能是——事實上,應該是——英國。

即使英國面臨脫歐帶來的劇變,也沒有人談論重塑——更不用說取代——現有的政黨了。許多人否認他們甚至會考慮這樣的事情。前首相東尼布萊爾– 一位親歐洲的中間派創新者,在 20 世紀 90 年代為工黨贏得了三次大選 – 在最近的文章強調他「並不是主張建立一個新政黨」。

但布萊爾或像他這樣的人應該這麼做。畢竟,雖然英國的政治體系確實為任何新政黨的前進道路設置了巨大的障礙,但現在成功的機會比過去 40 年來的任何時候都更大。在一個仍然感受到兩次大地震餘震的政治體系中——2016年6月的英國脫歐公投,以及一年後帶頭的保守黨在選舉中遭遇恥辱——對於新來者來說顯然有一個機會。

保守黨已經陷入了一場他們只能試圖掩蓋的內部鬥爭。工黨內部也爆發了叛亂。現在是一個新政黨的時刻,其風格模仿法國總統馬克宏的“前進中的共和國,」利用現有政黨的分裂、混亂和不信任。現在是一位上鏡的英國年輕男女追隨 39 歲馬克宏的腳步,拋棄守舊派而創造歷史的時刻。

當然,正如布萊爾所言,英國以單一選區為基礎的簡單多數當選的選舉制度,對現有政黨來說意味著巨大的優勢。一個新政黨在花費了大量金錢和精力,甚至可能在首次大選中獲得相當大一部分選票後,很可能會發現,其選民在全國範圍內分佈太廣,無法提供超過少數的議會席位。

這就是上次新的中間派政黨加入競爭時發生的情況。 1980 年代初,四名工黨叛逃者對工黨的左傾和反歐盟立場感到震驚,創建了社會民主黨。利用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早期經濟政策不受歡迎的機會,新的社會民主黨與規模較小的自由黨結盟,在 1983 年大選中贏得了 25% 的全國選票。但他們最終只獲得了23個席位。從那裡開始一切都是下坡路。

這種記憶正在阻礙今天的政治創新。工黨中那些對受歡迎的領袖傑里米·科爾賓的左翼經濟和外交政策立場深感懷疑的人,仍然認為最明智的策略是保持耐心,並在機會出現時重新奪回自己的政黨。對於認為英國脫歐正在導致國家走向災難的保守黨來說也是如此。

但社會民主黨的歷史可以而且應該以不同的方式來解讀。 1982年,該黨在民調中曾一度獲得超過50%選民的支持。許多保守黨資深人士當時私下表示,他們認為社會民主黨將在下次選舉中以壓倒性優勢獲勝。

隨後發生了馬島戰爭,這對柴契爾來說是一次重大勝利。因此,保守黨最終以壓倒性優勢贏得了 1983 年大選 — — 這一結果開啟了仍不受歡迎的工黨重返政治中間派的漫長征程。

如今,工黨或保守黨似乎不可能取得重大勝利。此外,最近的選舉 — — 由於選民,尤其是年輕人轉而支持工黨,保守黨 20 個百分點的領先優勢似乎一夜之間消失了 — — 這表明英國選民正面臨爭奪。

最近的選舉也提供了另一個重要教訓:歐洲和英國脫歐並不是英國選民今天最關心的問題。柯賓領導的工黨與梅伊領導的保守黨奉行相同的脫歐政策。但在就業、醫院、學校和福利國家等議題上,他們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

因此,為了擊敗建制派政黨,新的政治運動必須先致力於恢復公共服務、重振經濟和重建信任。與歐盟的牢固關係應被視為推進這些目標的手段,而不是其本身。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發起這樣一場運動的機會很可能會出現。首先,這取決於領導野心和英國脫歐問題上的分歧是否會影響保守黨;其次,取決於最近超過 50 名工黨高級成員對科爾賓脫歐政策的反抗是否會升級。

任何考慮這一機會的人都應該記住福克蘭群島,並想知道如果阿根廷沒有入侵,社會民主黨可能會變成什麼樣子。他們應該記住英國特種部隊的座右銘:「誰敢贏」。

比爾·艾莫特是《經濟學人》前主編。

歐洲新聞發表的觀點文章中所表達的觀點並不代表我們的編輯立場

2017年計畫辛迪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