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4 年重大選舉年,哪些國家在打擊假訊息方面表現最佳?

假資訊專家表示,隨著今年全球選民參加投票,許多國家能夠限制各種虛假或誤導性訊息,而人工智慧 (AI) 產生的內容的影響力低於預期。

超過 16 億人在全國 70 多場選舉中投票,國際民主與選舉援助研究所 (IDEA) 表示,2024 年將成為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選舉年。

光是歐洲就舉行了歐盟選舉,芬蘭、葡萄牙、法國、英國、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喬治亞、匈牙利、冰島、愛爾蘭、立陶宛、摩爾多瓦、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的全國選舉以及第一輪總統選舉在克羅埃西亞。

讓我們來看看世界各國政府遏制假訊息的能力如何,以及它對 2025 年黎明之際的結果產生的影響(如果有的話)。

人工智慧的影響力低於預期

在歷史上最大的選舉年前夕,虛假資訊領域的專家擔心生成式人工智慧在與選舉相關的虛假資訊的傳播中將發揮的作用。

但當人工智慧在今年的競選活動中使用時,它並沒有像專家預測的那樣。

專家告訴 Euronews Next,惡意製作的深度偽造影片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由人工智慧產生的羞辱或美化候選人的影片。

有一些人工智慧被用來製造深度偽造品來誤導的孤立例子,例如人工智慧生成的國家音頻國歌支援法國喬丹巴德拉(Jordan Bardella) 的虛假影片廣告、英國前首相里希蘇納克(Rishi Sunak) 的虛假影片廣告,或人工智慧生成的泰勒絲(Taylor Swift) 及其粉絲支持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的圖像,但它們很快就被識別並揭穿。

今年選舉前,專家們擔心,決策者可能會利用更先進、更真實、更難檢測的人工智慧生成內容來欺騙選民,但根據喬治·威爾第(Giorgos Verdi) 的一項政策,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

「人工智慧是大約幾年前出現的工具……人們可以說這些工具還不夠成熟,」威爾第說。

「隨著這些工具開始開發,我們可能會看到這些界線變得模糊,」他補充道。

牛津互聯網研究所的 Licinia Güttel 表示,其他傳播假訊息的方法比人工智慧更常用,而且仍然有效。

一些國家也制定了立法來限制人工智慧產生的虛假資訊的傳播。

據歐盟透明中心稱,在歐盟,一些大型科技和人工智慧公司在選舉前簽署了《虛假資訊行為準則》(CoP),承諾建立快速反應系統來識別並阻止虛假資訊的傳播。程式碼

民主越強大,保護越有力

古特爾說,總的來說,沒有民主的國家或民主制度較新、較脆弱的國家在整個選舉年中錯誤訊息的發生率較高。

古特爾補充說,今年三月參加總統選舉的俄羅斯人在投票前看到了更多支持普丁的言論,儘管「保證」普丁會贏得選舉。

歐洲數位媒體觀察站(EDMO) 計畫主任保羅·切薩里尼(Paolo Cesarini) 表示,在歐盟等較成熟的民主國家中有一個完整的支持“生態系統”,這些國家在選舉前以虛假信息形式打擊外國幹預方面非常成功。

《數位服務法》(DSA) 和《數位市場法》(DMA) 等新增立法保護迫使TikTok、Instagram、Facebook 等一些大型線上平台進行系統性風險評估,以評估虛假資訊如何在其平台上傳播,並找到方法ECFR 的 Verdi 表示,要減輕這些影響。

混合競選指控後芬蘭的“韌性”

一月份,芬蘭進行了投票選舉下一任總統。

儘管投票日的準備工作基本上是歡樂的,但芬蘭人卻提出了指責派對在社群媒體上進行「混合影響力」操作,以淡化他們的候選人。

根據歐洲新聞報道,發表這些言論的帳號還試圖抹黑該國公共廣播公司 Yle,並分享反移民、反穆斯林內容。時間

Facts,也是芬蘭的一個事實查核非政府組織成立YouTube 上的「漏斗效應」引導許多芬蘭選民在競選期間觀看極右翼視頻,這些視頻「可能影響他們的觀點」。

EDMO 秘書長 Paula Gori 表示,該國以其抵禦虛假資訊的能力而聞名,因為政府推出了強有力的措施反假新聞早在 2014 年就在學校開展了這項措施。最高額媒體素養圖表。

因此,戈里認為,芬蘭現有的製度使其成為一個對虛假資訊具有「彈性」的社會,並且是今年選舉週期中行之有效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羅馬尼亞:社群媒體假訊息出了問題

羅馬尼亞最近的選舉首輪選舉令人震驚作者:卡林·喬治斯庫(Călin Georgescu),一位來自該國政壇邊緣的人物。

選舉被取消,因為情報報告稱莫斯科透過反西方宣傳活動(主要是在 TikTok 上)積極幹預,以改變投票結果。

BBC 莫斯科堅稱沒有乾預選舉報道

EDMO 的切薩里尼表示,羅馬尼亞正在發生的事情證實,鑑於這些平台的虛假訊息激增,對社群媒體公司施加立法壓力是正確的做法。

「喬治斯庫所做的正是複製俄羅斯人……多年來透過創建虛假帳戶、購買虛假參與所做的事情,」切薩里尼說。

但是,牛津網路研究所的古特爾表示,現在判斷羅馬尼亞發生的事情是否會在其他地方發生還為時過早。

對她來說,由於媒體素養水平低以及對傳統媒體的深深不信任,該國已經很容易受到這種結果的影響。

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2022 年,羅馬尼亞的媒體素養在歐盟排名倒數第二,在傳統媒體信任度方面在 38 個國家中排名第 29 位。非營利組織歐盟虛假資訊實驗室。

展望未來

明年將是另一個重要的選舉年,預計白俄羅斯、阿爾巴尼亞、捷克共和國、德國、科索沃、挪威、波蘭將舉行全國選舉,羅馬尼亞將舉行第二次選舉。

雖然人工智慧今年不一定發揮想像中的那麼大作用,但威爾第認為,專家仍需要對其進行監管,因為該技術將繼續改進。

塞薩里尼表示,國內虛假資訊在選舉週期之後仍然持續存在,因此需要記住製造虛假資訊的惡意行為者的長期策略。

他說:“這是一個教訓,現在不要放鬆警惕,而是要採取更有力、更有力的行動……來發現這些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