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會帶來和平,還是打開潘朵拉魔盒?

2014年應該是阿富汗戰爭結束的一年。還記得這一切是如何開始的嗎? 2001 年 10 月 7 日那個秋天的星期日,距 9 月 11 日襲擊事件還不到一個月,就開始齊射?時任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在《全國講話》中擲骰子:「根據我的命令,美國軍隊開始對阿富汗境內的基地組織恐怖分子訓練營和塔利班政權的軍事設施進行打擊。這些精心設計的針對性行動旨在破壞阿富汗作為恐怖分子行動基地的利用,並攻擊塔利班政權的軍事能力。 (……)考慮到我們敵人的性質和範圍,我們將透過耐心積累成功、以決心、意志和目標應對一系列挑戰來贏得這場衝突。由此,美國史上最長的海外作戰承諾正式啟動。

2001 年 10 月,蓋達組織聲稱發動的殘酷攻擊將世界貿易中心雙子星大樓化為灰燼,造成近 3,000 名無辜者死亡,世界仍處於震驚之中。在它的土地上、在它所建立的文明的中心受到攻擊時,美國認為它有權反擊。但當讀到上面引文的最後一句話時,人們不能不問自己,喬治·W·布希總統的政府是否真正意識到敵人的「性質和影響力」。總統的隨從中似乎沒有人偶然聽過一位 23 歲的英國騎兵軍官轉為記者時說的這句話,這句話可以追溯到近 120 年前。

這位軍官的名字是溫斯頓·邱吉爾,他在1897 年從斯瓦特山谷(構成今天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邊界的部落地區)發給《每日電訊報》的快訊中描述了該地區的戰爭是徒勞的:「從經濟上來說,毀滅性的。從道德上講,這是邪惡​​的。在軍事上這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在政治上這是一個錯誤。當時,大英帝國在當時的英屬印度西北邊境與反抗軍的普什圖部落成員作戰。作為一名記者——正如我們今天所說的那樣——加入到斯瓦特河谷的馬拉坎德野戰部隊,年輕的邱吉爾生動地描述了這場殘酷的競選活動、土地及其部落的好戰本性,「每個人都是士兵」:

「除了播種和收穫的時候,這片土地上持續存在著爭鬥和衝突。部落與部落之間的戰爭。一山谷的人與另一山谷的人爭鬥。除了社區的爭吵之外,還有個人的爭鬥。可汗攻擊可汗,每個可汗都得到了他的家臣的支持。每個部落成員都與他的鄰居有血仇。每個人的手都互相對抗,而且都是與陌生人對抗。

憑藉著民族學家的洞察力,邱吉爾抓住了宗教在這些部落生活中的地位,以及「眾多神職人員的暴政——「毛拉」、「薩希布札達」、「阿洪札達」、「苦行僧」——以及一群流浪者的暴政。塔利布-烏爾-伊爾姆斯(Talib-ul-ilms),與土耳其的神學院學生通信,以犧牲人民為代價過著自由的生活。”
從軍事上來說,邱吉爾的預測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阿富汗戰爭是一場沒有勝利也沒有失敗的戰爭。那些對衝突演變感興趣的人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全面了解衝突的時間表:點這裡

蓋達組織還沒有被徹底消滅,塔利班也沒有被徹底消滅。拉登的被殺是嚴重的打擊,削弱了他所鼓舞、與權威交談、並提供金錢和組織建議的恐怖分子網絡。但看看 2013 年動盪的阿拉伯世界——伊拉克、敘利亞和葉門。再看看索馬利亞和北非。隨著少數政權在阿拉伯之春中搖搖欲墜,你會看到基地組織陷入真空,並隨著其附屬機構在中東和北非開展暴力襲擊活動而捲土重來。

塔利班呢?強硬派伊斯蘭運動不再在喀布爾掌權,但它仍然在該國東部和南部以及鄰近的巴基斯坦北瓦濟里斯坦佔據主導地位。 2013年3月,英國國防部下屬的發展、概念和理論中心(DCDC)的軍事分析家證實了邱吉爾的見解:北約的戰役是一場無法獲勝的戰爭。英國媒體透過《資訊自由法》獲得的一份關於阿富汗的 DCDC 內部報告審查了「圍繞蘇聯和北約在阿富汗行動的大量類似因素」。

報告指出,與蘇聯一樣(1979-1989年在阿富汗針對聖戰者組織(n.red)的多國叛亂組織的行動中),北約放棄了其核心目標——消滅塔利班叛亂分子的避難所——一旦它認識到這場戰爭在軍事上是無法取勝的。報告繼續寫道:“這兩次幹預都被描述為外國入侵,試圖支持腐敗且不受歡迎的中央政府,對抗當地的叛亂運動,該運動擁有民眾支持、強烈的宗教動機和國外的避難所” 。世界輿論認為這兩次幹預都是失敗的。

DCDC的報告指出,蘇聯的撤軍計畫因公開宣布的時間表而受到阻礙,二十多年後,北約也犯了同樣的錯誤。這項研究對阿富汗政府在作戰部隊撤離後的生存持悲觀態度,並提醒我們阿富汗的經濟基礎非常薄弱,需要多年的外部財政支持。

英國國防部的內部評估反映了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編寫的另一項評估。該智庫在 2013 年 3 月發布的年度軍事平衡報告中預測,到 2014 年底,阿富汗塔利班叛亂分子不會被消滅。將成為「叛亂活動的拼湊」。

但是,alea jancta est,再一次!美國總統歐巴馬於2013 年2 月擲出了新的骰子。將持續存在,但我們承諾的性質將會改變。

有兩項事態發展將極大地影響阿富汗未來的演變。第一個是管理向阿富汗控制權的過渡,這取決於美國和北約部隊在2014 年之前有序撤軍。過程將允許美國及其北約盟國在這場戰爭中取得至少一場勝利:將一個被30年持續戰爭蹂躪的國家移交給合法政府。或者,更準確地說,交出該國那些不受塔利班控制的地區。阿富汗不會轉變為類似西方式的民族國家。但如果我們記得自 1979 年以來阿富汗就沒有建立過全國各地商定的政府,那麼這種轉變將是非同尋常的。

唉,在2013年的最後幾週,美國領導的北約部隊順利撤退的前景似乎相當嚴峻。美國官員和阿富汗總統哈米德·卡爾扎伊互相指責,指責對方採取邊緣政策 — — 這種做法包括將危險局勢操縱到容忍的極限,以確保最大的優勢,特別是通過製造外交危機。關鍵問題在於《雙邊安全協議》(BSA),該協議將影響 2014 年後外國在阿富汗的軍事存在。

該安全協議將允許在阿富汗周圍的九個地點部署 10,000 至 15,000 名美國和北約軍隊。其中包括一項條款,允許在特殊情況下(當美國人的生命直接受到威脅時)對阿富汗房屋進行軍事攻擊。這是阿富汗人特別敏感的問題。儘管美國和阿富汗花了一年多時間才敲定了《BSA》,並於2013 年11 月底獲得阿富汗支爾格大會(阿富汗部落長老大會)批准,但卡爾扎伊總統發誓,如果華盛頓同意的話,不會簽署該協議。

儘管卡爾扎伊希望美國不要幹預2014 年4 月的阿富汗選舉(由於任期限制,他沒有資格參加選舉),但卡爾扎伊請求華盛頓幫助啟動與塔利班的公開和公開和平進程,而不是讓美國參與阿富汗選舉。在卡爾札伊看來,2013年6月,美國斡旋塔利班與卡爾札伊政府之間的和平談判失敗,歐巴馬政府允許塔利班領導人在卡達多哈設立臨時辦事處,這對他造成了傷害。阿富汗總統也指控歐巴馬政府乾預該國2009年的選舉,他稱這是企圖削弱阿富汗政府。

華盛頓表示,如果卡爾扎伊不簽署協議,華盛頓將不得不在 2014 年底前撤出全部軍隊。會效仿,讓阿富汗軍隊獨自對抗塔利班叛亂分子。完全撤軍被稱為“零選擇”,類似於兩年前美軍從伊拉克撤軍。據聯合國稱,伊拉克的暴力事件目前已達到至少五年來的最高水平,今年已有 8,000 多人喪生。

它的網站美國國務院積極評價國際社會在阿富汗努力的成效。 「在美國、聯合國和其他機構實施的 20 項重大冷戰後乾預措施中,阿富汗在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方面的改善最大,在世界銀行衡量的 20 項政府效率改善措施中排名第三,並且人均收入增長在這20 個國家中排名第二。阿富汗的進步應該與其他面臨類似程度衝突的國家進行比較。

至於我們,我們將耐心等待,看看2014年是否會結束長達三十年的持續戰爭,這場戰爭為阿富汗人的生活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