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病毒案例:香港一名男子感染「猴病毒」後我們對「猴病毒」的了解

香港已確診一例罕見的人類 B 病毒病例,也稱為 B 型皰疹或“猴病毒”,據當地衛生部門稱

衛生防護中心 (CHP)該地區證實,一名「過往健康狀況良好」的37歲男性最初於3月21日被送往仁濟醫院急診室治療,以治療「發燒和意識水平下降」。

但他隨後病情危重,被轉移到加護病房接受治療,衛生防護中心最後一次通報該病例是在4月5日。

據報道,該名男子於二月下旬在香港金山郊野公園被野猴咬傷,金山郊野公園是一座全景山頂,也被稱為猴子山。

衛生防護中心進行化驗,確定病人感染B病毒。

以下是我們對該病毒的了解。

什麼是B病毒?

B 病毒也稱為猴皰疹病毒,存在於獼猴體內,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從動物傳播給人類,類似於狂犬病或旋毛蟲病。

簡單來說,B 病毒是人類皰疹的猴子版本:大約 70% 的獼猴攜帶該病毒,有些獼猴會出現與人類皰疹類似的潰瘍,而有些則根本沒有任何症狀。

但這就是比較的結束,因為在其自然宿主之外,B 病毒不僅對黑猩猩等其他物種是致命的,對人類也是致命的。

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CDC) 稱,這種病毒存在於受感染獼猴的唾液、尿液和糞便中,咬傷或抓傷能夠導致動物向人類傳播。

病毒也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感染:將受感染的猴子組織放在破損的皮膚上或眼睛、鼻子或嘴巴中,使用受污染的注射器,被籠子等受污染的表面抓傷或割傷,或暴露於大腦、脊髓受感染猴子的臍帶或頭骨。

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CDC) 稱,“1997 年,一名研究人員因感染 B 病毒而死亡,因為一隻受感染猴子的體液濺入了她的眼睛。”

但人類中的 B 病毒仍然極為罕見,自 1932 年發現以來,已報告了 50 例病例,其中 21 例死亡。

報告稱,“大多數人不會接觸猴子,因此他們感染 B 病毒的風險非常低”,並指出獸醫或實驗室工作人員等與動物打交道的人面臨更高的風險。

B病毒有什麼症狀?

如果您接觸過獼猴或被它們感染的表面,當局建議您在接觸後一個月內留意是否出現症狀。

症狀類似類流感症狀,包括發燒和發冷、肌肉疼痛、疲勞和頭痛,伴隨皮膚損傷或潰瘍、呼吸急促、噁心、腹痛和打嗝。

「人們可能有輕微的 B 病毒感染或沒有症狀。然而,沒有任何研究或證據表明這一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說。

早期診斷對於避免病毒進入中樞神經系統至關重要,中樞神經系統可能導致腦炎(大腦和脊髓發炎)。

這反過來會導致永久性神經損傷、肌肉協調問題,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導致死亡。

如何發現和治療B病毒症狀?

如果發生接觸,建議進行急救治療。當局建議用肥皂徹底清洗接觸或受傷的區域約 15 分鐘,然後再用水沖洗 15 分鐘。也應尋求醫療援助。

透過聚合酶連鎖反應(PCR)檢測的樣本可以檢測人體是否有B病毒。

然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議不要在暴露期間進行檢測,因為「收集行為可能會將傳染性病毒推入傷口更深處」。

沒有疫苗可以預防 B 病毒,但可以使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 - 例如用於治療人類皰疹的阿昔洛韋 -可以幫忙並依具體情況進行規定。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宣布流行病學調查“正在進行中”,並建議人們遠離野生猴子並不要餵食它們。

地方當局已將B病毒感染納入其調查範圍「其他引起公眾健康關注的傳染病」登記冊其中還列出了其他疾病,例如隱孢子蟲病、因攝入寄生蟲感染的食物或水而引起的腹瀉。

這是香港報告的首例猴病毒感染病例,但先前在發現該疾病的美國、2019年的日本和2021年的中國大陸都曾報告過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