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法院作出「歷史性」裁決,要求緬甸保護羅興亞人免於種族滅絕

人權組織對聯合國最高法院一項「鼓舞人心且具有歷史意義」的命令表示歡迎,該命令要求緬甸採取一切措施防止針對羅興亞人的種族滅絕。

在一項一致裁決中,國際法院法官駁回了緬甸事實上的領導人翁山蘇姬的指控,即穆斯林少數民族群體遭受了合法軍事行動的「悲劇性後果」。

法院院長阿卜杜勒卡維·艾哈邁德·優素福法官表示,緬甸境內的 60 萬羅興亞人「仍然極其脆弱」。

在海牙發布裁決時,法官還命令緬甸在四個月內報告該國為遵守該命令而採取的措施,然後隨著種族滅絕案件在國際法院的緩慢審理,每六個月報告一次。

總部位於紐約的全球保護責任中心稱週四的判決「鼓舞人心且具有歷史意義」。

羅興亞人的“偉大里程碑”

帕拉姆-普里特·辛格,合夥人人權觀察國際司法主任稱其為「制止針對世界上受迫害最嚴重的人之一的進一步暴行的里程碑式的一步」。

她說:“有關政府和聯合國機構現在應該介入,以確保隨著種族滅絕案件的進展,該命令得到執行。” “國際法院的命令加強了對緬甸針對羅興亞人的可怕暴行的審查,並提高了聯合國安理會迄今為止對危機反應不力的政治成本。”

英國緬甸羅興亞人組織主席、種族滅絕倖存者敦欽表示,法院的判決是「一個偉大的里程碑」。

「由於種族滅絕仍在繼續,生命仍然處於危險之中,」他在宣布這一消息之前告訴歐洲新聞。 “國際社會必須挺身而出,對緬甸施加更大壓力,並監測針對羅興亞人的情況。”

法院的命令是在非洲國家岡比亞代表一個穆斯林國家組織提起的案件中發出的,該組織指控緬甸種族滅絕。

在上個月的公開聽證會上,緬甸原告的律師使用地圖、衛星圖像和圖片詳細描述了緬甸軍方所實施的相當於種族滅絕的謀殺、強姦和破壞活動。

前民主偶像翁山蘇姬

緬甸前民主派偶像翁山蘇姬為軍方的競選活動辯護,軍方曾將她軟禁了 15 年,聽證會受到了密切關注。翁山蘇姬作為緬甸國務資政領導政府,因在當時緬甸軍政府統治下倡導民主和人權而獲得 1991 年諾貝爾和平獎。

佛教徒佔多數的緬甸長期以來一直認為羅辛亞人是來自孟加拉的“孟加拉人”,儘管他們的家人已經在這個國家生活了幾代人。自 1982 年以來,幾乎所有人都被剝奪了公民身份,實際上使他們成為無國籍人。他們也被剝奪行動自由和其他基本權利。

2017年8月,緬甸軍方在若開邦北部發起了所謂的清剿行動,回應羅興亞叛亂組織的攻擊。這場運動迫使超過 70 萬羅興亞人逃往鄰國孟加拉國,並導致安全部隊被指控大規模強姦、殺戮並燒毀了數千棟房屋。

翁山蘇姬去年 12 月告訴世界法院法官,這次逃亡是軍方對羅興亞叛亂分子「協調和全面的武裝襲擊」做出反應的悲慘後果。

世界法院的命令具有法律約束力,但如有必要,它依賴聯合國施加政治壓力來執行這些命令。

預計法院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就該案的種族滅絕做出最終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