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電腦模擬中嗎?這位物理學家說他的研究支持了這個理論

如果我們在世界上經歷的一切只不過是精心設計的模擬現實呢?

模擬假說並不是一個新穎的想法,它透過《駭客任務》等電影和伊隆馬斯克等知名支持者獲得了一些主流吸引力。

現在,英國朴茨茅斯大學的一位物理學家在 AIP Advances 雜誌上發表了研究成果,他說這項研究成果為這個奇怪的理論提供了支持。

「我不想套用《駭客任務》中的墨菲斯,但他說『什麼是真的?』」物理學副教授梅爾文·沃普森博士說。

「我們擁有的所有感官,它們只是我們的大腦正在解碼的電信號。這就是一台生物電腦。僅此而已,」他補充道。

沃普森博士的工作屬於資訊物理學的一個科學分支,它認為宇宙中的一切從根本上都是由資訊位組成的。

根據沃普森博士的資訊動力學第二定律,或資訊動力學,與宇宙中任何系統、事件或過程相關的資訊內容都被最小化。

這位物理學家在研究新冠病毒基因組突變時首次注意到這種行為。與達爾文共識相反,沃普森博士觀察到,這些突變不是隨機的,並且總是導致熵的減少,熵是孤立系統中混亂程度的衡量標準。

這與熱力學第二定律相矛盾,熱力學第二定律是科學思想的核心原則,該定律規定熵只能增加或保持不變。

「資訊動力學第二定律要求所有系統,包括生物生命,以這樣一種方式進化:如果你願意的話,它們的資訊熵和資訊內容會縮小並減少到平衡時的最佳、最優化的可能值,」他說。

「它的壓縮方式正是電腦在電腦程式中所做的,」他補充道。

沃普森博士認為,他的發現可能對幾個不同的科學學科產生影響,包括生物學、物理學和宇宙學。

沃普森說:“如果這是一個涉及計算過程和資訊本身的定律,而且宇宙在一切事物中都這樣做,甚至生物生命,那麼也許宇宙真的像一台巨型計算機一樣運作。”

沃普森說,由於這種行為遵循電腦編碼的規則,而且資訊動力學第二定律似乎普遍存在,而且實際上是宇宙學的必然性,因此這可能表明整個宇宙似乎是一個模擬的構造。

沃普森博士先前的研究表明,資訊是宇宙的基本組成部分,具有物理質量,應被視為物質的第五態。

他的論文認為,資訊動力學第二定律支持這一原理,可能驗證了資訊是一種物理實體,相當於質量和能量的觀點,甚至表明資訊可能是宇宙中難以捉摸的暗物質。

「如果資訊具有質量,正如我在質量-能量-資訊等效原理中假設的那樣,那麼問題是你需要多少資訊來彌補所有缺失的暗物質。我給了一個數字。它是 10 的 93 次方,即 2.73 開爾文溫度下的訊息位。它將彌補所有缺失的暗物質,全部,」沃普森解釋道。

「這是什麼,所有這些缺失的東西?宇宙中 95% 的東西我們找不到,我們看不到。好吧,這就是程式碼。也許,這就是運行模擬的程式碼,」他說。

沃普森現在正在眾籌進一步的研究,試圖透過粒子-反粒子碰撞來檢測和測量基本粒子中的信息,希望證明或反駁他的理論。

有關此故事的更多信息,請觀看上面媒體播放器中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