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iColumbo:歐洲和日本的聯合任務捕捉了第一張水星影像

從來沒有太空探測器如此接近「雨燕星球」。

週六,歐洲太空總署 (ESA) 拍攝了第一張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的照片。貝皮科倫坡衛星在200公里的高度上空飛過。

這是自 2018 年發射以來,這顆搭載歐洲 (ESA) 和日本 (JAXA) 太空機構探測器的衛星首次飛越其「目標」星球。

BepiColombo 不會在 2025 年繞著水星運行,因為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很難到達。

通往水星之路

在飛越過程中,監視器提供了黑白快照。但衛星現在已經抵達地球的夜間一側,那裡的條件“不理想”,無法在最近距離(199公里)直接拍攝圖像,最近只能在“距離約1000公里, ”歐空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在這些圖片中,可以辨識出地球表面的大型撞擊坑,這些撞擊坑是數十億年前大量熔岩噴出形成的。

「終於看到我們的目標行星真是太棒了,」該任務的太空船營運經理埃爾莎·蒙塔尼翁說。

水星行星軌道器(MPO)和水星磁層軌道器(MMO)這兩個軌道器與太陽能電力推進模組(SEPM)和化學推進模組(CPM)相結合,由阿里安 5 號火箭發射。

行星如何形成並與太陽相互作用?

貝皮科倫坡任務旨在研究水星的成分,以解開這顆焦土行星的形成之謎——這是太陽系四顆岩石行星中探索最少的行星。

主要目標之一是歐洲太空總署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希望徹底研究水​​星作為行星的組成;它的形狀、內部、結構、地質、成分和隕石坑。

這兩個探測器可以捕獲有關水星殘餘大氣(外逸層)、磁化包層(磁層)及其磁場起源的資料。

在衛星能夠圍繞其最終目的地建立穩定軌道之前,計劃總共飛越水星九次,其中包括衛星飛越金星和地球的複雜軌道。

BepiColombo 無法直接發送到水星。太陽的吸引力如此之大,以至於必須執行巨大的煞車操作才能成功地將衛星送入軌道,這對於這種尺寸的太空船來說需要裝載太多的燃料。

地球和金星施加的引力(稱為引力輔助)使其能夠在旅程中「自然」減速。

該任務的下一次飛越水星將於 2022 年 6 月 23 日進行。

環繞地球的軌道計劃於 2025 年 12 月 5 日進行。

BepiColombo 的幕後黑手是誰?

Giuseppe “Bepi” Colombo 教授是一位義大利數學家和工程師,從 1970 年開始與 NASA 合作。

使用長繫繩從軌道平台支撐太空船的概念歸功於他。

科倫坡也是歐空局哈雷彗星任務的發起人之一,但他於 1984 年該計畫完成前去世。

為了紀念科學家,歐空局將其水星任務命名為「BepiColombo」。它還每年向在航太領域工作的歐洲科學家頒發「科倫坡獎學金」。

到目前為止,只有兩個任務,NASA 的水手 10 號信差,訪問了這個類似月球的世界,它距離太陽如此之近,其表面溫度經常達到 400°C 以上。

2011 年,MESSENGER 是第一顆也是迄今唯一進入水星軌道的衛星。

現在,BepiColombo 聯合任務希望能夠闡明許多未解之謎太陽系最內層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