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最近通過了一項法令,將國家緊急狀態延長至 2021 年 1 月,隨後推出了一項新措施,強迫人們在戶外時必須戴上口罩。
根據新措施,義大利人在外出時必須始終戴著面罩,除非他們能絕對保證自己與他人隔離。
這實質上意味著在所有城市和半城市環境中都必須佩戴口罩,任何不遵守規定的人都可能面臨 400 至 1,000 歐元的罰款。
總理朱塞佩·孔戴進一步表示,雖然已經制定的室內戴口罩命令不能延伸到私人住宅,但他敦促人們保持距離。
「國家不能要求公民在自己家裡戴口罩,」他說。 “但我們向所有公民強烈建議:即使在我們的家庭中,我們也必須小心。”
這些新措施出台之際,義大利週三又記錄了 3,678 例 COVID-19 病例和 31 例死亡,這意味著全國已有超過 36,000 人死於這種疾病。
它的死亡人數也是歐洲第二高,僅次於英國;然而,它現在是非洲大陸人均感染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過去兩週,義大利每 10 萬人中有 46.5 例病例,而捷克共和國每 10 萬人中有 327 例。
每 10 萬人中西班牙有 302 人,法國有 248 人,比利時有 233 人。
儘管有這些數據,感染人數連續九週的上升促使義大利政府立即採取行動,以避免未來關閉的可能性。
在義大利成為最早受到疫情重創的國家之一後,孔特政府對讓病毒失控尤其敏感。
週三宣布的預防措施也有例外情況,包括參加戶外運動活動的人或坐在餐廳裡的人。
6 歲以下兒童以及有特殊健康狀況的人無需戴上面罩。
繼義大利今年稍早採取嚴格的封鎖措施後,梵蒂岡也通過了這項授權。
然而,教宗方濟各在周三的公開接見中並沒有戴口罩,儘管他向祝福者致意並與他們握手。
與鄰國相比,有許多理論可以解釋為什麼義大利的病毒第二次上升速度似乎較慢。
這些理論包括義大利人在最初受到嚴重打擊後的恐懼,因此導致人們更加遵守戴口罩的規定和保持社交距離。
該國的醫療保健系統也採取了積極的應對措施,包括對來自高風險國家甚至來自本國撒丁島的乘客進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