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任何其他公司或組織相比,谷歌在試圖影響決策者和製定歐盟法規方面花費更多,週二發表的一項新研究已經找到了。
這項研究匯總了截至今年 6 月中旬各公司向歐盟透明度登記冊提交的數據,發現科技公司集體主導了歐洲的遊說活動,數百家公司、商業團體和協會每年都花費 9700 萬歐元試圖影響歐盟機構。
根據歐洲企業觀察站和大廳控制機構發布的研究報告,科技業目前的支出超過了製藥、化石燃料、金融和化學產業。
研究指出:「大型科技和數位產業整體遊說火力不斷增強,反映出這些產業在社會中發揮巨大且日益增長的作用。」它呼籲歐盟加強遊說規則和透明度。
科技、大手筆
研究發現,612 家科技和數位產業公司、團體和協會每年花費超過 9,700 萬歐元遊說歐盟數位經濟政策。其中,超過20%來自美國,中國公司佔不到1%。
研究稱,Google支出為575 萬歐元,位居榜首,Facebook 支出為550 萬歐元,微軟支出為525 萬歐元,蘋果支出350 萬歐元,華為支出為300 萬歐元,亞馬遜支出為275 萬歐元,排名第六。
整體而言,沃達豐、高通、英特爾、IBM、亞馬遜、華為、蘋果、微軟、Facebook 和谷歌等 10 家科技公司佔該產業在歐洲遊說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
谷歌和華為告訴路透社,他們向歐盟透明度登記冊提交了遊說數據。
谷歌表示:“我們制定了明確的政策來保護我們贊助的人員和組織的獨立性,包括要求披露資金狀況。”
「歐盟一直是並且仍然是微軟的重要利益相關者。我們尋求成為歐洲政策制定者的建設性和透明的合作夥伴,」微軟表示。
Facebook、蘋果和亞馬遜沒有立即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科技公司購買訪問權
研究發現,科技和數位公司的遊說工作主要集中在歐盟擬議的《數位市場法案》(DMA) 和《數位服務法案》(DSA) 上。
歐盟的兩項立法旨在透過應用更嚴格的競爭規則來控制大型科技公司的“看門人”,強制提高廣告透明度,並讓他們對其平台上託管的非法內容負責。
研究顯示,歐盟委員為討論 DSA 和 DMA 舉行了 271 場會議,其中約 75% 是與科技公司或其相關貿易團體舉行的。
倫敦帝國學院經濟學教授、前經濟學教授瓦萊蒂(Tommaso Valletti) 表示:「數位巨頭的經濟和政治力量非常強大,面對可能影響其業務開展方式的新規則,他們不會保持被動。
「這就是為什麼歐盟機構迫切需要改變他們處理遊說並限制大型科技力量的方式」。
該研究也強調了智庫甚至歐盟議會政黨在宣揚科技業觀點方面所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