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大港口的中心坐落著鄉村的一個小角落,鹿特丹的水域裡棲息著 30 頭乳牛。這個獨特的浮動穀倉分佈在三層樓上,停泊在一片草地上,乳牛可以隨時透過人行橋自由進入。
Floating Farm 的聯合創始人 Minke van Wingerden 正在致力於開發一種可持續類型的農場,該農場使用各種技術來最大限度地減少碳足跡。
農場周圍裝有太陽能電池板,以減少對能源的依賴,水面上還有一個小型風力渦輪機——儘管農場仍然部分依賴外部資源。
同時,在牛棚的上層,一個自動化機器人在過道之間穿過來收集糞便。
「它吸收糞便,然後將其帶到分離器。糞便立即分離成尿液和糞便的干燥部分。這非常重要,因為如果你在三個小時內完成此操作,排放量就會減少 60%,”範溫格登解釋。
浮動農場每天生產 600 公升牛奶,並在 30 公尺外出售。它還在農場的第三層(位於水線以下)生產優格和成熟起司。
農場的誕生是為了無論天氣如何都能生產牛奶,而水是這個概念的核心。
該結構是為了應對全球暖化造成的洪水和海平面上升的風險。全球氣溫上升加劇了供水壓力,每年影響歐盟 20% 的領土和 30% 的人口。
鹿特丹港的牛棚有兩個系統來減少這種依賴。
「第一個涉及在屋頂收集雨水,在樓下淨化並在農場重複使用,」明克·範·溫格登解釋道。
另一個涉及「從港口抽出苦鹹水,我們將其淡化。但不使用化學物質的淡化只需要熱量,而我們所做的就是利用糞便中的熱量」。
歐洲環境署在最新的水報告中指出,農業對此資源造成的壓力最大。該產業造成的污染影響了32%的地下水和29%的地表水。
因此,該機構建議改變農業實踐,使用新技術,並為農業世界減少用水做好準備。
注重鄰近性
在鹿特丹,浮動農場也是循環經濟體系的一部分。
「我們用城市的廢物來餵養乳牛。例如,我們隔壁有一家啤酒廠,」範溫格登說,他的剩餘部分由浮動農場回收。與當地一家蘋果酒屋建立了相同的合作關係。
這個計畫似乎取得了成功,範溫格登和她的丈夫正計劃按照同樣的原則建造新農場。然而,下一個農場可能會位於其他地方。
「我們只在這裡待了幾年,因為這個(港口)區域正在轉型,」聯合創始人解釋道。
在計畫開始時,說服持懷疑態度的港口當局並不容易。當局很快就質疑這些乳牛是否會暈船,這讓農場受到質疑。但經過深思熟慮和研究,這些牛最終被認為適合在水面上生活。
該農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興趣,來自亞洲和美洲的專業人士前往荷蘭研究這一概念並根據當地需求進行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