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領袖在布魯塞爾聚會時會大張旗鼓。無論高峰會成功或失敗,它們往往都會具有傳奇般的地位,並在歐盟的歷史上留下印記。
但歐盟領袖為什麼要舉行高峰會,高峰會是如何運作的呢?
歐洲理事會是什麼?
歐盟高峰會是歐洲理事會的會議,歐洲理事會是歐盟成員國領導人的領導小組。
不要將其與歐盟理事會混淆,歐盟理事會聚集各國部長並處理立法和政策事務。
27 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長每年舉行六次會議,確定歐盟政治進程。他們不談判或通過法律,而是製定政策議程。
自2009年以來,峰會由歐洲理事會主席主持,他發出正式邀請函,闡述歐盟的緊迫問題。現任總統為比利時前首相查爾斯·米歇爾。
然後總統主持談判以通過結論。這是所有27位領導人一致同意的最終聲明。
事實上,歐盟高峰會的大部分基礎工作都是在大人物抵達布魯塞爾之前幾週由公務員和外交官完成的。事實上,結論草案經常在高峰會之前洩漏。
歐盟為何舉行高峰會?
在1950年代,當歐盟領導人想要討論對歐洲煤鋼共同體(ECSC)重要的議題時,沒有明確的會議日程,會議都是臨時安排的。
建立一個歐盟領導人俱樂部定期進行討論的想法是法國前總統瓦萊裡·吉斯卡·德斯坦在 1974 年提出的。
之所以召開全體領導會議,就是為了形成集體領導的形式。無論成員國大小,每個人都在談判桌上佔有一席之地。
如今,歐盟領導人每六個月至少舉行兩次會議,理事會主席可以就特別緊迫的問題召開特別高峰會。
歐盟高峰會需要就所有歐盟國家都關心的問題達成一致——無論是歐元(對希臘脫歐的擔憂)、與前歐盟國家建立新的貿易夥伴關係(英國脫歐)還是如何應對流行病的影響( COVID-19 恢復資金)。
歐盟高峰會通常在危機時期最為關鍵,這就是為什麼它們可能會變得有些緊張並需要額外的時間。
歐盟高峰會為何持續這麼久?
歐盟峰會以午餐時間開始並持續到第二天凌晨而聞名。這是因為 27 位領導人之間達成協議並不總是那麼容易。
「我認為歐洲的歷史充滿了分歧、談判和最終的妥協,」2015 年希臘債務危機談判正在進行時,希臘總理亞歷克西斯·齊普拉斯 (Alexis Tsipras) 說道。最終,希臘的妥協結束了希臘退出的幽靈,但隨之而來的是痛苦的緊縮措施。
某些決定只需要共識或合格多數票,但其他決定則需要一致同意。這意味著只有一個國家可以否決其他 26 個國家的結論。
2020 年,波蘭和匈牙利威脅要否決歐盟 1.8 兆歐元的預算,因為擔心一項機制將使某些資金以一個國家尊重歐洲核心價值為條件。
幸運的是,華沙和布達佩斯在第11小時達成協議,避免了潛在的危機。
然而,早在2011 年,當英國還是該俱樂部的成員時,當時的戴維·卡梅倫政府就在深夜對歐盟範圍內的條約修改行使了強大的否決權,這讓他的同僚們非常沮喪。
其餘 26 個成員國最終在沒有英國參與的情況下繼續推進,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該協議不符合英國的利益。
歷時最長的歐盟高峰會
其他山峰僅因其長度而享有傳奇地位。
2020 年 7 月,一場規模龐大的會議在布魯塞爾從週五晚上到週二凌晨持續了 80 多個小時。談判涉及匈牙利和波蘭試圖阻止的相同預算和冠狀病毒恢復基金。
多年來,希臘債務危機一直是歐盟高峰會的頭條新聞,2015 年,在希臘退出的陰影下,又舉行了一次緊張的歐盟高峰會。
「我們還沒有達到可以說我們已經達成協議的地步,但我將工作到最後一刻,直到最後一秒,直到最後毫秒,以保護歐元計畫免遭失敗。」當時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Jean-Claude Juncker) 於2015 年6 月表示。
到了七月,希臘舉行了全民公投,否決了紓困條款。一週後,在布魯塞爾經過 17 小時的談判後,希臘總理亞歷克西斯·齊普拉斯承認削減開支和痛苦的緊縮措施。
但最重要的是 2000 年 12 月的尼斯峰會,歐盟領導人在會議上進行了 90 小時的會談。最終達成的妥協是《尼斯條約》——一項改革歐盟機構的嘗試,以允許東部擴張,這將在 2004 年實現。
因現金發生衝突
領導人之間也存在著一些激烈的時刻,尤其是在金錢方面。
1979 年,當歐盟還是歐洲共同體(EC) 時,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在支持英國退稅時對歐盟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發表了尖銳的言論,這將阻止英國向歐盟支付更多資金。
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話是“我要回我的錢”,而這並不是鐵娘子最後一次與歐洲同行發生衝突,資金糾紛持續了五年,最終以撒切爾夫人的勝利告終。
儘管角色可能會發生變化,但圍繞金錢的鬥爭仍然存在。
當歐盟領導人正在爭奪新冠病毒復甦基金時,救濟金的數量和對法治的尊重成為主要癥結所在。
所謂的「節儉四國」——奧地利、瑞典、丹麥和荷蘭——宣布了一項反提案,放棄了債務合併和歐盟長期預算增加的想法。
什麼時候四天後領導人終於達成協議談判結束後,法國總統馬克宏稱讚該協議是「歐洲歷史性的一天」。
德國前總理安格拉·默克爾表示,“非凡的事件”需要“非凡的新方法”,而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則將復蘇計劃比作歐洲戰後的馬歇爾計劃。
然而,匈牙利和波蘭仍然對該協議的條款不滿意,最終就將歐盟資金與價值觀掛鉤的法律問題尋求歐洲法院的指導。
布魯塞爾智庫布魯蓋爾的訪問研究員麗貝卡·克里斯蒂 (Rebecca Christie) 在談到 2020 年 7 月的這項協議時表示:“歐洲達成成功妥協的標誌是沒有人喜歡它。”
儘管峰會經常被報道為國家領導人之間的史詩般的戰鬥,有贏家也有輸家,但它們通常都會達成妥協。
每個工作日,探索歐洲為您帶來一個超越頭條新聞的歐洲故事。下載歐洲新聞應用程式以獲得有關此新聞和其他突發新聞通知的每日提醒。它可以在蘋果和安卓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