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日的全民公投中,立陶宛人絕大多數支持修改憲法,允許某些國家擁有雙重國籍。
該動議以約 71.9% 的票數通過,反對票數略高於 26%,初步結果顯示。投票率超過52.6%。
如果通過成為法律,它將修改立陶宛憲法第12條,以便立陶宛人可以在不失去出生國籍的情況下獲得第二公民身份。
“道德上不合理”
目前,雙重國籍只能根據具體情況授予,而且很難獲得,但現在可以允許,儘管只有在43 個國家符合「歐洲和跨大西洋一體化的標準」。
其中包括歐盟成員國以及歐洲經濟區成員國—挪威、瑞士、列支敦士登和冰島。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經合組織)的成員,包括阿爾巴尼亞、澳洲、加拿大、智利、以色列、日本、墨西哥、蒙特內哥羅、韓國、土耳其和美國也制定了削減。
然而,儘管超過 8% 的立陶宛人口說俄語,但它不包括俄羅斯。
在一個意見稿在立陶宛公共廣播公司 LRT 發表的文章中,哲學家維克托拉斯·巴赫梅耶瓦斯 (Viktoras Bachmetjevas) 譴責了這個選擇。
「基本上擔心的是,立陶宛講俄語的人口將獲得俄羅斯護照,而這些護照將成為兩國之間的一張紙牌,」他寫道。
「這種想法源於對我國俄語使用者忠誠度的懷疑——但這既沒有事實依據,在道德上也不合理,」他辯稱。
負淨遷移
根據統計,自 1990 年立陶宛脫離前蘇聯獨立以來,淨移民人數一直為負值。奧斯納布呂克大學移民研究與跨文化研究所。總人口減少了5.8%(30萬人)。
2004 年立陶宛加入歐盟加速了立陶宛人主要因經濟因素移民的趨勢。這些移民無法在不失去立陶宛國籍的情況下獲得其居住國的公民身分。
根據立陶宛政府的數據,2016年和2017年分別有744人和720人在獲得立陶宛公民身分時失去了立陶宛公民身分。去年,有982人遭遇同樣的命運。
其中絕大多數人獲得了另一個歐洲國籍:284人成為挪威人,175人入籍德國,121人成為瑞典人,99人獲得英國國籍。
這次公投於週日舉行,與該國第一輪總統選舉以及是否減少議員人數的另一次公投同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