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當局表示,盧安達的馬堡疫情正式結束,結束了這個中非國家與高致命伊波拉病毒的首次交鋒。
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稱,按照宣布傳染病疫情結束的官方協議,至少 42 天內沒有報告新的馬爾堡病例,最後一名患者的病毒檢測結果兩次呈陰性。
自9月下旬確診疫情以來,官方報告了66例病例和15人死亡。馬爾堡病毒,它會導致嚴重的病毒性出血熱,死亡率通常在 24% 至 88% 之間。
世界衛生組織稱,在盧安達爆發的疫情中,死亡率約23%。
近80%的病例是在照顧病人時被感染的衛生工作者。
迅速應對疫情
儘管尚無核准的馬爾堡疫苗或抗病毒治療方法,盧安達衛生當局對疫情迅速做出反應,加強了疾病監測、診斷測試、接觸者追蹤和感染控制措施。
根據該地區的應對小組進行了 7,400 多次馬爾堡病毒檢測,盧安達生物醫學中心每天檢測多達 350 個樣本。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
前線醫護人員也接種了疫苗實驗馬爾堡疫苗來自美國薩賓疫苗研究所,該研究所向盧安達運送了約 2,700 劑疫苗。
該國還於 10 月啟動了有史以來第一個馬爾堡病毒治療的臨床試驗。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這些努力有助於阻止病毒的傳播。
疫情爆發後第二週到第三週,病例數減少了一半,此後又減少了約 90%。
LSHTM 傳染病流行病學家 Daniela Manno 表示,疫情尤其難以控制,因為該病毒已傳播到多個地區,並對衛生工作者產生了「重大影響」。
曼諾在一份聲明中說:“與任何高毒性感染一樣,醫護人員由於與患者密切接觸而面臨最高風險,特別是在沒有及時發現疾病且沒有採取嚴格感染控制措施的情況下。”
確保應對突發事件的措施
世界衛生組織駐盧安達代表布萊恩·奇龍博博士表示,該國對馬爾堡疫情的「強有力反應」凸顯了政治領導、國際合作和強大的衛生系統在應對公共衛生威脅方面的重要性。
馬爾堡病毒透過果蝠傳播給人類。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是透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體液、表面或其他物品而發生的,它會引起類似於伊波拉病毒的症狀,如發燒、疲勞、腹瀉和嘔吐。
2023年,坦尚尼亞和赤道幾內亞爆發馬爾堡疫情,造成數十人死亡。
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Africa CDC)總幹事讓·卡塞亞(Jean Kaseya)先前曾表示說的風險馬爾堡病毒會傳播到盧安達以外的可能性極低。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將繼續與盧安達衛生官員合作,「維持關鍵措施,確保在病毒爆發或新的蔓延時迅速發現和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