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娜塔莉·布蘭克開始在巴黎黑暗、寂靜的街道上行走。她早上五點出發,12小時後日落時分結束。
在她 43.5 公里的步行過程中,沒有音樂、沒有播客、沒有相機或任何數位幹擾。但她並不孤單。
對於成千上萬的成年人來說,一整天的漫步已經成為現代朝聖的一種形式,他們願意花一天的時間來整理自己的思緒,釋放自己最好的生活。
對某些人來說,步行是一份禮物。
「能夠隨心所欲地漂浮在好奇心引導的地方是一種天賦。漫遊的天賦,透過漫遊,我們與敬畏感聯繫在一起,」去年12 月在聖塔芭芭拉進行了第一次12 小時步行的塞斯·斯特里特(Seth Streeter) 說。
「你會感到好玩、感到好奇和有聯繫」。
12小時步行運動是由《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科林·奧布雷迪發起的,他撰寫了《12小時步行》一書。
奧布雷迪——他在南極洲和珠穆朗瑪峰等極端地方的冒險經歷使他成為如何將我們的身體推向極限的專家——提出了一種一日處方模型,旨在消除你的限制性信念“並證明你有實現任何事情的力量」。
他的概念承諾幫助“攀登日常生活的頂峰,跨越據說難以克服的痛苦和努力的極限”,這是基於他自己獨自穿越南極洲的經歷,每天步行 12 小時,攜帶一個170公斤雪橇52天。
對於一般大眾來說,這個公式的要求要低得多。原則很簡單:按照自己的步調,安靜地走路 12 小時。
參與者可以根據需要多次休息。挑戰不是一場比賽,步行 1 公里還是 50 公里並不重要。
斯特里特說,12 小時的步行“更多的是要擺脫我們習慣的束縛,而不是耐力步行。”
「我很好奇……我想知道我的心態可以超越其極限到什麼程度,」布蘭克補充道。
具體來說,終點線承諾利用奧布雷迪所說的“可能的心態”,他說這是“一種賦予權力的思維方式,可以釋放無限可能性的生活”。
斯特里特解釋說:“成長心態是一種在失敗中前進的能力,它賦予人們不斷擴展的視野和嘗試新事物的意願。”
另一方面,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的運作方式與我們所知道的不同。 「這與我們的自我意識有關,我們不會拓展業務,因為我們不想失敗,」他告訴歐洲新聞台。
為了更好地理解成長心態的概念,在金融工作之外主持靜修會的斯特里特分享了一個類比,討論如何過上更有意義、更有影響力的生活。
「如果我說,『深吸一口氣,屏住呼吸;我有秒錶』。你可能會堅持 45 秒。然後,我們會帶一位專業的呼吸教練來教你如何進行深腹式呼吸,所以,第二次屏住呼吸時,你會持續三分半鐘,」他說。
「你會說,『哇,我從來不知道我可以屏住呼吸三分半鐘』。45 秒是一種自我限制的信念。我喜歡用它作為比喻,並說,『在哪裡否則我們是否會堅持自我限制的信念?
他總結道,這種步行可以讓你推動它們,並最終「脫離日常思維的神經可塑性,並與自己內心更深層的真相聯繫起來」。
「對我來說,這是給我內心的、年輕的我的一份禮物:我成為了一名樹葉捕手」。
在 Instagram 上,#12hourwalk 標籤是來自全球各地的參與者的共享空間:開普敦、巴黎、紐約、赫爾辛基、百慕達、雅加達、日內瓦等等。
貼文中分享的反思也有類似的啟示:你一天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更快並不總是更有效,你比你想像的更有能力,到達任何目的地只需一步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