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7:下一步是什麼?現在的氣候辯論

在埃及舉行 COP27 氣候高峰會之後,Climate Now 對高峰會的最終宣言進行了辯論,詢問其失敗之處、成功之處以及 2023 年 COP28 之前下一步需要做什麼?

歐洲新聞組成了一個氣候和政治專家小組來討論 COP27 的目標和成果。

專家小組成員是:

  • Lars Peter Riishøjgaard,世界氣象組織地球系統分會主任
  • Mia Moisio,新氣候研究所氣候行動追蹤計畫負責人
  • Lídia Pereira,歐洲議會議員,社會民主黨
  • Carlo Buontempo 博士,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中心主任

這場辯論於 2022 年 11 月 23 日星期三進行了直播。

今天的氣候狀況如何?

當來自 190 個國家的領導人和代表齊聚埃及沙姆沙伊赫時,全球氣候危機的情況似乎比去年格拉斯哥的 COP26 會議更加緊迫。

聯合國氣候高峰會是在巴基斯坦發生嚴重洪水、歐洲創紀錄的熱浪以及許多其他國家因全球暖化而加劇的自然災害之後舉行的。

全球氣溫仍處於統計高位,平均地表氣溫比工業化前平均高 1.2°C。令人震驚的是,根據哥白尼的理論,北極的溫度上升高達 3°C2021 年歐洲氣候狀況報告。

海冰、冰川和冰原的質量已經減少,海平面現在平均每年上升 4.5 毫米。

《巴黎協定》設定了將升溫限制在工業化前平均以上 1.5°C 的目標。然而,2021年平均氣溫上升了1.2℃,聯合國研究發現未來五年內至少一次突破 1.5°C 水準的風險約為 50%。

莫伊西奧警告說:“通過各國政府實際採取的行動,到本世紀末,我們的氣溫將上升 2.7°C。”

然而,減少許多碳排放燃料的行動卻很少。

「更多的管道已經宣布,更多的新天然氣勘探,更多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如果這些計劃得以實現,那麼我們真的會危及 1.5°C 的氣溫限制。

隨著二氧化碳和甲烷持續排放到大氣中導致氣溫上升,極端天氣事件的數量預計也會增加。

在格拉斯哥舉行的第二十六屆締約方會議對各國來說是一個清算的時刻。儘管許多批評家發現幾乎沒有採取經過深思熟慮的行動,但人們還是意識到排放差距擴大以及 COP27 加強 2030 年目標的必要性。然而,儘管有許多熱情的話語,但減排行動卻進展緩慢。

聯合國氣候變遷國際條約《巴黎協定》要求各國概述並通報其減少碳排放的國家自主貢獻 (NDC)。

考慮到各國的國家自主貢獻,計畫的減排量與將全球暖化幅度降低到1.5至2°C範圍內所需的行動之間仍存在很大差距。

一旦實施,《巴黎協定》國家的國家自主貢獻承諾將在2030 年將全球排放量減少5% 至10%。 。

損失和損害基金,COP27 的成功

儘管對排放差距和氣溫上升的預測很悲觀,但爭論首先轉向了最近峰會的積極成果。

COP27 首次關注富裕國家為可能受到極端天氣打擊更嚴重的低收入國家造成的損失買單的問題。

該基金被稱為“損失和損害基金”,旨在援助世界上“最脆弱的國家”所遭受的傷害。

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壓力以巴基斯坦為首,該國經歷了大洪水,造成 1,700 多人死亡,超過 200 萬人流離失所,損失高達 390 億歐元。

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目睹了氣候緊急情況,」莫伊西奧指出。 “因此,我們看到這個損失和損害基金非常重要。”

雖然佩雷拉同意回應該基金的請求早就應該了,但她指出,“目前尚未就如何提供資金以及資金來源達成一致。”

莫伊西奧也同意,如果沒有明確的基金融資管道,就目前情況而言,這僅僅是銀行帳戶可能空空的承諾。

如何對環境災難承擔氣候變遷責任是另一個爭論點。

長期以來,布翁坦波一直被記者問到極端天氣事件是否是氣候變遷的結果。這是一個很少有明確答案的問題。 「你不能將單一事件歸因於氣候變化,」他解釋道。你通常只能說這種事件「由於氣候變遷而變得更加普遍」。

布翁坦波希望損失和損害基金能提高將事件歸因於氣候變遷的標準。 “經歷過極端事件的國家將會面臨壓力,並聲稱如果沒有氣候變化,這是不可能的。”

另一個爭議來自該基金適用的發展中國家的定義。該基金使用的文本是基於 1992 年的協議。

自那時以來,許多國家都出現了顯著增長,在許多觀察家看來,對於中國、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等主要溫室氣體排放國來說,如果不被認為足夠富有,無法向這一新基金捐款以幫助中國,這似乎是不公平的。

所有小組成員都同意,該基金本身只是一小步,忽略了緩解氣候變遷這項更重要的工作。

佩雷拉說:“如果我們不解決緩解問題,那麼無論我們在損失和損害方面採取什麼措施都永遠不夠。” 「在這個特定主題上,我認為 COP27 遠未取得成功。明年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時間已經不多了。

COP27一系列令人失望的事件

佩雷拉表示,在減緩氣候變遷方面缺乏成功是「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對地球或人類來說不是一次好的締約方大會」的原因。

基本論點是,縮小排放差距所需的政策並未在 COP27 上達成一致。

沒有製定 2025 年全球排放達到高峰的目標。該條款原本預計會出現在最終文本中,但由於多個國家的壓力而被省略。

只是29個國家2022 年向聯合國提交了更新的國家自主貢獻。

佩雷拉對許多國家願意破壞《巴黎協定》1.5℃門檻的行為感到非常憤怒,他表示「氣候外交」和「多邊主義」是贏得應對氣候變遷的唯一手段。

佩雷拉指出了歐洲的相對成功,但堅持認為​​從其他大陸獲得真正變革的重要性。 「中國和印度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國。如果他們不明白,他們也必須採取行動。歐洲不能單獨行動,」她解釋道。

莫伊西亞有些不同意,他指出,將氣溫升高控制在 1.5°C 以下是一項全球挑戰,即使歐盟擁有所有特權,但做得還不夠。

莫伊西亞隨後引起了人們對新氣候研究所創建的氣候行動追蹤器的關注。透過追蹤地球上最大的碳排放國,他們可以預測氣候的實際走向。

「透過各國政府實際採取的行動,到本世紀末,我們的氣溫將上升 2.7°C。這真是災難性的。

根據追蹤器的數據,即使各國政府建議但尚未完全實施的所有淨零目標均已落實,升溫仍將達到 1.8°C。

預測未來

「多年來,氣候科學家一直被告知,我們的行為太過戲劇性,會毫無理由地引起恐慌,」布翁坦波說。

「夏天過後,人們開始說相反的話。我們太謹慎了!他補充道。

氣候預報員的困境一直是一項艱鉅的任務,要說服公眾和政策制定者相信,除非採取大規模行動,否則氣候災難是可能發生的。

爭論的很大一部分集中在氣候預報員的天氣預報如何被越來越多地證明是正確的。 「如果你看看 20 年前,我們幾乎都是在說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Buontempo 說。

「我認為這應該會提高人們對預測的信任程度,」他希望。

考慮到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圖表,Riishøjgaard 重申了莫伊西奧的觀點,即氣候變遷是一個全球性問題,而不僅僅是在歐洲範圍內考慮的問題。

「氣候系統對大氣中的物質做出反應,而不是對個別國家或個別國家集團聲稱正在排放或正在抵消的物質做出反應,」裡紹加德說。

他補充說,大氣中的碳含量正在穩步上升,但目前採取的措施還不夠。

Riishøjgaard 表示,大氣觀測在處理極其複雜的建模系統時,是監測大氣中二氧化碳和甲烷增加的最重要方法。儘管 COP27 上的其他締約方認為,根據《巴黎協定》,應透過國家自我報告來繪製排放量圖表。

“我認為這有點天真,”Riishøjgaard 說。 “這就像要求你成為自己銀行帳戶的正式記錄保管人一樣。”

COP27成功了嗎?

各國在今年的 COP27 期間表現如何?國際頭條新聞描繪了歐洲對這次峰會的看法。

  • 「第二十七屆締約方大會達成協議後,世界仍處於『氣候災難的邊緣’,」寫道衛報
  • 《尼羅河上的慘案》《政治》雜誌的總結。
  • 「COP27,在希望與絕望之間」是《世界報》的看法。
  • 「氣候高峰會之後,將升溫限制在 1.5°C 已成為一句空話,」《人民報》的一篇社論寫道。

在格拉斯哥,時任 COP 主席 Alok Sharma 表示 1.5°C 的目標是仍然觸手可及而是「其脈微弱」。今年的埃及總統外長薩梅赫·舒克里重申,這一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相信峰會的結果。 「這並沒有帶來高度的信心,」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弗蘭斯·蒂默曼斯在談到最終聲明時表示。 “它沒有解決氣候科學和氣候政策之間巨大的差距。”

明顯生氣了夏爾馬說高峰會結論:「正如科學告訴我們的那樣,排放量在 2025 年之前達到高峰是否必要?不在本文中。逐步減少煤炭的後續行動是否明確?不在本文中。明確承諾逐步淘汰所有化石燃料?不在本文中。

COP28 需要發生什麼事?

當締約方會議明年在杜拜再次召開時,今年的峰會仍存在一些重大問題。

最重要的是世界在接下來的一年中將如何發展。經過一年的洪水、乾旱和熱浪,氣候緊急情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

Buontempo 說:“需要發生的是,無論 COP 如何,二氧化碳和甲烷濃度都在上升,需要趨於平穩,並最終穩定下來,如果不是下降的話。” “我們知道做到這一點的唯一方法就是減少排放。”

莫伊西奧充滿希望地指出了政府在緊急模式下採取行動的方式。 「我們在 Covid-19 大流行中看到了這一點,現在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的能源危機中也看到了這一點。政府可以做以前完全不可想像的事情。

「我們正處於緊急情況之中,我們需要這樣對待它,」她說。為此,需要付出更大的外交努力,將美國和中國等主要參與者納入多邊談判。

「主要排放國需要在 COP28 之前提出新的目標,」莫伊西奧說。

她也表示,如果不逐步淘汰化石燃料,1.5°C 的目標就毫無意義。 「美國已經採取了一些積極行動,支持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文本,」她指出。 “但我們需要看到所有主要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的這種領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