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污染國家試圖「淡化」重要的聯合國氣候報告

英國綠色和平組織調查新聞部門看到的洩漏文件顯示,世界上一些污染最嚴重的國家的評論試圖「淡化」一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聯合國氣候報告。

IPCC「第二工作小組」報告草案收到了超過 30,000 條來自政府、學術界、企業和其他各方的評論向綠色和平組織出土展示。

他們透露,少數國家希望改變報告中威脅其經濟利益的部分內容。

中國、沙烏地阿拉伯、印度和澳洲等國提交了評論,敦促科學家淡化或「省略」有關擺脫化石燃料的必要性的措辭。據報道,澳洲政府官員質疑是否有必要關閉所有燃煤電廠,以應對氣候危機。

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代表 13 個主要石油生產國。它要求作者刪除這樣的說法:「如果將升溫限制在2°C,大約30%的石油、50%的天然氣和80%的煤炭儲量將仍然無法燃燒」。

印度與幾個東歐國家一起建議報告應更積極地看待核電的作用。

對於依賴畜牧業的經濟體來說,減少肉類消費也是一個問題。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牛肉生產國綠色和平組織表示,巴西和阿根廷希望獲得關於取消植物性飲食對地球的好處的建議。

阿根廷官員要求提及「無肉星期一」活動和對紅肉徵稅也可省略。

各國政府為何對IPCC報告發表評論?

IPCC 是聯合國的一個組織,大約每六到七年發布一次評估報告評估氣候科學。他們匯集了現有的最佳科學證據來決定需要採取哪些全球行動來應對氣候變遷。

政府、公司和其他投資方向 IPCC 提交評論,作為其科學審查過程的一部分。但它沒有義務將他們的建議納入報告中。該文件還表明,大多數評論都是建設性的,旨在改進作者的工作。

「審查至關重要,」該聯合國組織的發言人表示。 「它增強了報告的可信度和完整性。但 IPCC 報告的最終文本是由科學家完全根據基礎科學證據決定的。

IPCC 表示,出於對作者工作的尊重,工作仍在進行中,因此不會對報告草稿的內容發表評論。不過,它確實表示,其流程「旨在防止來自各方的遊說」。

“審查過程對於 IPCC 的工作來說是(而且一直是)絕對基礎,也是我們報告的力量和可信度的主要來源。”

無論這些評論是否被考慮在內,洩密事件確實揭示了這些國家在 COP26 談判之前如何定位自己,引發了人們對其對這些關鍵氣候談判的承諾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