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發現,歐盟公司被迫在中國「孤立」運營,損害了競爭力

中國歐盟商會的一份新報告稱,為了應對嚴格的監管要求以及不斷升級的地緣政治和貿易不確定性,在華歐洲企業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將其在中國的職能與全球業務分開。

「出於商業原因,許多公司將某些職能甚至整個業務本地化在中國,」歐盟商會會長延斯·埃斯凱倫德 (Jens Eskelund) 表示。 “然而,那些被迫孤立的企業並沒有遵循正常的商業邏輯,並且往往使自己更容易被競爭對手取代,同時放棄了作為真正的全球實體運營的能力。”

該報告基於 2024 年 8 月至 11 月對 128 家會員公司的調查和採訪,概述了企業如何重組其供應鏈、勞動力和研發,以保持在中國市場的合規性和競爭力。

歐洲商會表示,在中國經營的歐洲公司不得不將業務與全球業務隔離,以避免市場壁壘和違規處罰,但這是以犧牲其全球競爭力為代價的。

雖然筒倉可能會緩解一些業務挑戰,但它也會帶來負面影響,包括成本增加、重複、效率低下和創新減少。這種做法也可能加速去全球化,導致全球經濟和生產力成長放緩。

報告強調:“此外,即使一家公司封閉了其在中國的業務,它仍然可能無法被認定為‘國內製造商’並被允許進入中國採購市場。”

與 2022 年相比,歐盟流向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 (FDI) 已下降 29%,商會警告說,如果企業認為留在中國的成本大於收益,這一趨勢可能會加劇。在中國經營的歐洲公司目前面臨著因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而加劇的貿易緊張局勢、過度依賴單一市場以及相互衝突的監管制度(例如與供應鍊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企業報告要求相關的監管制度)等風險。

中國《反間諜法》和《外交關係法》等國家安全法中的模糊性,由於提及國家安全概念而沒有對什麼構成“國家秘密”提供明確指導,從而加劇了所有這些挑戰,“增加了執法和合規方面不一致的挑戰,」報告稱。

歐洲商會敦促外國公司積極參與中國的標準制定過程以保護自己的利益,同時呼籲北京消除市場准入壁壘並明確監管期望以鼓勵可持續的外國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