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 年 3 月 28 日:伊斯坦堡(不是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曾經是古希臘城市,當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將帝國首都遷至博斯普魯斯海峽時,為了紀念他而更名為君士坦丁堡。
幾個世紀以來,許多人都用希臘語「拜占庭」來稱呼東羅馬帝國,而當奧斯曼帝國於 15 世紀征服這座城市時,城市本身被更名為科斯坦丁尼耶。
直到1930年,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後,這座城市的名字才正式改為土耳其語名稱「伊斯坦堡」。追溯這個國家的希臘歷史,伊斯坦堡一詞起源於希臘短語“στην Πόλι”(stim poli),意思是“在城市中”。
在更名之前,安哥拉於1923年取代伊斯坦堡成為國家首都,並更名為安卡拉。
僅僅23 年後,從君士坦丁堡更名為伊斯坦布爾成為吉米·肯尼迪(Jimmy Kennedy) 的新奇歌曲“伊斯坦布爾(不是君士坦丁堡)”的焦點,這首歌曲於1990 年由They Might Be Giants翻唱而廣為人知。
為了慶祝伊斯坦堡和安卡拉更名 93 週年,以下是其他一些有趣的更名城市。
紐約
「即使是老紐約也曾經是新阿姆斯特丹;
我不能說他們為什麼改變它;
人們只是更喜歡這樣”
雖然吉米肯尼迪的歌曲可能聲稱紐約的更名只是個人喜好,但真正的原因是荷蘭人和英國人之間的金融貿易。
17世紀初,今天的紐約地區處於荷蘭帝國的控制之下。新阿姆斯特丹市是新荷蘭的一部分,該地區橫跨現代紐約和新澤西,由總幹事彼得史岱文森 (Peter Stuyvesant) 統治。
1664 年英國軍隊進攻時,史岱文森無法發動反擊。為了避免流血,他將領土交給了英國人。後來,1667 年,透過《布雷達條約》,荷蘭人同意將新阿姆斯特丹永久交給英國,以獲得對加勒比班達群島的控制權,該群島當時是地球上唯一的肉荳蔻來源。於是,新阿姆斯特丹變成了紐約。
北京
因此,這個條目將遵循與過去兩個略有不同的軌跡。雖然中國的首都在歷史上有過許多不同的名稱,包括薊、幽州,但當「北京」這個名稱開始傳播時,北京這個名稱就已經在使用了。
今天它仍然經常被稱為北京,但為什麼呢?這一切都歸功於葡萄牙傳教士方濟各·澤維爾 (Francis Xavier) 在 1550 年代葡萄牙首次與中國交往後,在信中將這座城市的名字寫為“Pequim”。這個名字在歐洲和中國首都一直被稱為“Peking”,直到1979年中國引入新的羅馬拼音系統,為普通話提供拉丁字母發音指南,從而提供了“Beijing”的更準確拼寫。
北京這個詞是如此普遍,以至於這座城市的烤鴨美食仍然被稱為“北京烤鴨”,北京的主要大學也將其名稱正式翻譯為“北京大學”。
聖彼得堡
另一個多次更名的城市是俄羅斯的聖彼得堡。這座城市最初由彼得大帝於 1703 年建立,俄羅斯沙皇巧妙地以聖彼得的名字重新命名了這座城市。
聖彼得堡的建立被許多人視為俄羅斯帝國的建立,該市一直是其首都,直到 1917 年布爾什維克反抗沙皇並將首都遷往莫斯科。
在此之前,沙皇尼古拉二世於 1914 年將這座城市的名稱改為彼得格勒,放棄了德國的聯想,取而代之的是亞歷山大·普希金首次創造的一個聽起來更像俄羅斯的名字。
彼得格勒持續了近十年,之後於 1924 年更名為列寧格勒,以紀念當年早些時候去世的蘇聯開國元首弗拉基米爾·列寧。 1989年蘇聯解體後,1991年就該城市的更名進行了投票,並返回聖彼得堡。
阿斯塔納
阿斯塔納位於現代哈薩克的北台階上,如今閃爍著令人難以置信的建築,其中許多建築是由英國建築師諾曼福斯特設計的。但達到這一點是一次有趣的旅程。
1830 年定居後,最初被稱為阿克莫拉。 1961年,蘇聯將其重新命名為Tselinograd。
1991 年哈薩克獲得獨立後,該市的名稱又恢復為阿克莫拉。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98年取代南部城市阿拉木圖成為首都,並更名為阿斯塔納,哈薩克語意為「首都」。
最後,就在過去的四年裡,時任總統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於2019年將阿斯塔納更名為努爾蘇丹。現任總統託卡耶夫辭職後,於 2022 年將這座城市更名為阿斯塔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