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的去世震驚了整個國家和世界,在 9 月 19 日舉行的葬禮之前,她的靈柩將在威斯敏斯特大廳展出四天,讓英國公眾有機會表達最後的敬意。
當英國哀悼女王去世的一位偶像時,英國人民正忙於從事他們的另一項標誌性消遣活動;排隊。
英國人喜歡排隊,目前倫敦泰晤士河畔排著長達8公里的隊伍,等待觀看女王的安葬。
哀悼者被警告說,排隊的時間可能長達30小時,任何人都不得離開隊列去獲取茶點,不允許使用躺椅,也不能攜帶大包進入大廳。然而,這並沒有阻止預計有 75 萬人加入隊列,人們從全國各地(甚至更遠的地方)趕來,希望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同時,排隊的情況也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英國廣播公司(BBC)旗艦時事廣播節目《今日》(Today)用很多片段講述了排隊的情況,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採訪了排隊的人,他們講述了為什麼要排隊等待的感人故事。
「我到達這裡並在晚上 9:30 開始排隊,」隊列中的一名男子告訴美聯社。
「他們晚上告訴我們,我們在那裡排隊,需要3個半小時才能到達那裡,顯然已經10多個小時了。人群中的每個人都表現得無可挑剔。
“沒有惡意,大家都是朋友。”
還有一個實時隊列追蹤器,潛在的排隊參與者可以使用它來檢查隊列有多長,但儘管如此大肆宣傳,為什麼英國人如此喜歡排隊?
英國人和排隊是怎麼回事?
在倫敦寒冷多雨的夜晚,人們展現出英國式的幽默感和友誼,排隊的隊伍似乎象徵著堅忍不拔的英國精神。女王被許多人認為是體現。
倫敦政經學院犯罪學教授提姆·紐伯恩認為,排隊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平等主義的組織方式。
「從根本上講,這關乎公平、輪流、先到先得,」《有秩序的英國:英國如何解決日常問題,從狗犯規到並排停車》一書的作者紐伯恩說。
雖然排隊可能是在工業革命中大型城市人口中心發展起來時開始流行的,但我們對排隊的現代印象及其與英國的聯繫卻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
紐伯恩說:“當人們擁有代金券和優惠券時,商品和食物受到限制,這可以追溯到配給制。”
「排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尤其是對大部分購物的女性來說。這是一種永遠存在的體驗。它與戰爭努力聯繫在一起。
1952年,超過30萬人排隊觀看女王的父親的靈柩,1965 年,同樣數量的人等待見到戰時首相溫斯頓·邱吉爾,但在這兩次國家活動之間的排隊開始呈現出更陰暗的基調。
「後來在英國人的想像中,它與出了問題的事情聯繫在一起,排隊是失敗的標誌。戰後更美好的世界來得還不夠快,」紐伯恩解釋。
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間,困難時期排隊的場景在超市外重演(最初的恐慌性購買消退後),這表明英國人並沒有失去聯繫。
然而,認為這是英國獨有的東西的想法有點虛構。
「這很有趣……英國人將自己與排隊聯繫在一起的方式。世界各地其他國家的人們都在排隊,」紐伯恩說。
“但這樣做的結果之一是,它將進一步加深人們心中的觀念,即英國人是一個排隊的國家。”
相應的、具有輕微催眠作用的媒體報導和公眾對排隊的痴迷有助於強化危機時期的英國價值觀。失去像女王這樣受人愛戴的傀儡對英國來說是一個悲傷的時刻,但死亡帶來重生,英國可以透過排隊重申國家性格來重新發現自己。
套用哈姆雷特的話;隊列就是問題!排隊是向世界傳達英國保持不變的訊息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