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底的藝術市場是一個複雜的市場。
儘管它已重新煥發活力,但仍受到持續的不確定性以及關閉、推遲和取消的威脅的影響。
在市場的頂端,世界領先的拍賣行都報告了豐收年。佳士得和蘇富比這兩家最大的拍賣行的全球總銷售額均超過70 億美元,而富藝斯則享受了其歷史上最好的一年,實現了12 億美元的銷售額,比疫情前的2019 年業績成長了32%。
然而,對於其他重要的市場參與者來說,目前的情況並不那麼樂觀。
當科學家仔細審查 Omicron 變體的嚴重性以及政客們實施新的限制——或者玩等待遊戲,抓住即將到來的限制的威脅——高調的實體藝術活動的組織者必須保持警惕。
歐洲美術博覽會(TEFAF)已決定推遲三月在馬斯特里赫特舉行的博覽會,希望能在今年稍後舉行,但目前尚未確定日期。
由於馬斯特里赫特 TEFAF 於 2020 年初關閉,隨後被推遲,並於 2021 年取消,新冠疫情對歐洲最大藝術活動之一造成的最新幹擾並不預示著未來一年會順利。
準備參加三月展會的經銷商們都在質疑展會是否以及何時繼續,這就是這種幹擾可能造成的緊張局勢的例證。如果沒有,TEFAF 表示,每家參展商將損失最多 7,500 歐元已支付的參展費用。
正如 TEFAF 執行委員會主席 Hidde van Seggelan 向 Euronews 解釋的那樣:
「對於 TEFAF 和我們的參展商來說,這都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時期。直到最近,2022 年 3 月舉辦的 TEFAF 馬斯特里赫特會議的計劃仍在取得進展,然而,不穩定的 COVID-19 局勢意味著推遲的決定是不可避免的。 TEFAF 擁有一支由 18 名成員組成的全職團隊,該組織迄今為止在展會規劃階段花費了大量成本也就不足為奇了。
與其他展會不同,TEFAF 是一個非營利基金會,因此 TEFAF 無法承銷該展會。鑑於馬斯特里赫特 TEFAF 可以移至 2022 年晚些時候,迄今為止所有參展商付款都將結轉。
同時,其他歐洲大型藝術博覽會的組織者仍然希望他們的活動能夠按計劃進行。最早安排舉辦的展覽會之一是馬德里阿科,2 月 23 日至 27 日。繼今年夏天縮小規模的展會之後,2022 年展會將恢復正常的冬季時段,並以 40 (+1) 週年紀念日的名義進行行銷。 ARCOmadrid 總監 Maribel Lopez 表示:“截至今天,我們對展會在品質、數量和收藏家方面都比 2019 年和 2020 年更好持樂觀態度。”
因新冠疫情而於2020 年和2021 年取消的另一項希望能夠擺脫今年冬天引入的限制的活動是比利時首屈一指的當代藝術博覽會——布魯塞爾藝術博覽會,原定於4 月28 日至5 月1 日舉辦。
布魯塞爾藝術博覽會和安特衛普藝術博覽會的總經理 Anne Vierstraete 表示,大多數參與者將是原定於兩年前參加的畫廊。
“我們當然希望能夠容納所有 160 家畫廊,”Vierstraete 解釋道,“但我們當然知道,全球環境需要很大的靈活性,直到最後一刻,因為當今世界絕對沒有確定性。”
2022 年舉辦的展會將在因新技術和數位解決方案的採用而動搖的市場中舉辦。人們對藝術新數位前沿的關注正確地集中在NFT 的急劇崛起以及一些人已經意識到的驚人數字上:在NFT 銷售引人注目的一年中,3 月份佳士得紐約拍賣行數字藝術家的Everydays 達到了頂峰Beeple 創下 6900 萬美元的紀錄。
不過,更平淡地說,數位化已經滲透到藝術界,並在藝術界的互動方式上留下了持久的印記。
正如 Vierstraete 所說:「拍賣行、畫廊和藝博很快就趕上了透過數位方式開展業務的十年延遲。整個藝術領域在數位方法方面已經變得非常專業,並且在社交網路上也變得非常活躍。
ARCOmadrid 的洛佩茲表示,毫無疑問,「透過數位平台進行的交流已經改變了我們在工作、藝術和生活中的一些關係。這將會留下來,並永遠改變藝術聯繫中的某些方面…」洛佩茲補充道,這一點的一個好處是,改進的在線內容意味著收藏家現在可以更好地了解情況,並且可以比以前更「深入」參與藝術家的作品。
van Seggelan 也談到了同樣的主題,他指出,在疫情爆發之前,“藝博會是'一周奇蹟',吸引了全球收藏家來到主要的國際中心”,而現在,它們已經“快速將藝博將轉變為365 個內容中心,分享引人入勝且信息豐富的見解全年吸引和教育收藏家。
Vierstraete 指出,數位解決方案使畫廊的業務範圍更加全球化,「向新聯絡人進行銷售,尤其是在亞洲,千禧世代藝術品買家的比例顯著增加…」然而,她也強調,這種遠端參與“證明瞭如何與這些新買家建立信任關係並長期留住他們是很困難的。”
儘管有新的數位聯繫機會,維爾斯特拉特同意其他評論員的觀點,即收藏家在大流行期間通常會避免風險,從「他們已經認識的」畫廊購買「他們已經關注的藝術家」的作品。因此,維爾斯特拉特補充道,“疫情使得新興藝術家的銷售變得更加困難。”
都靈Artissima自稱為義大利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博覽會,其館長伊拉里亞·博納科薩(Ilaria Bonacossa)也提出了同樣的論點,他表示,在COVID-19封鎖期間,「收藏家正在購買感覺安全的東西,或他們已經接觸過的藝術家的作品並對此有所了解。新職業的推出真的停止了。
博納科薩指出,對數位產品盛行的反應之一是重新尊重物理現實。
「我認為,長時間的數位體驗使得對觸覺體驗的需求成為焦點,」她說。繪畫,尤其是具象繪畫,則有不同的情況,它因其可靠性和長期保證而受到媒體和市場的關注。在所有歷史危機時刻——例如戰後的歐洲或 1929 年經濟崩潰之後——繪畫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你需要一個安全的經濟狀況才能進行實驗。
毫不奇怪,歐洲新聞報道的藝術博覽會都強調能夠親自觀看藝術品的獨特品質,以及將藝術家、畫廊主和收藏家聚集在同一個物理屋簷下的愉快的學院體驗。
TEFAF 的 van Seggelan 指出,「我們相信藏家們有巨大的被壓抑的需求聚集在一起參加實體展會體驗,並期待在展會上實現高銷量和高價值的銷售。人們自然會對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 疫情感到擔憂,但我預計藝博會將透過更私密的VIP 活動、定時入場和嚴格的協議來應對,從而讓參展商和收藏家群體放心。 」
展望未來,Vierstraete 表示,藝術博覽會“將是混合型活動;它們將繼續作為實體市場、網路和實驗的重要場所,但同時也提供線上服務。”
該聲明也可以被解讀為對更廣泛市場的描述,儘管「線上」部分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即便如此,直接參與藝術仍然很重要。
維爾斯特拉特認為,「人們體驗藝術的方式仍然至關重要」。 「我相信人們將繼續對帶有故事、與觀看作品的人互動的親密或社會維度的藝術品表現出興趣。正是這種互動創造了體驗的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