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就歐盟電動車關稅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上訴

中國政府週五表示,已就歐盟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徵收關稅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

商務部表示,中國訴諸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是「維護電動車產業發展權益與全球綠色轉型合作」。

歐盟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徵收17.4%至37.6%的臨時關稅。

這是對中國進口汽車徵收 10% 關稅的基礎上。

歐盟委員會認為,中國企業不公平地從政府補貼中受益,人為地壓低價格。

同時,中國表示,對電動車產業的支持符合世貿組織規則,歐盟的裁決「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

雙方必須在11月初之前嘗試解決分歧,之後臨時關稅將固定為期五年。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週五告訴法新社:“歐盟正在仔細研究這一請求的所有細節,並將根據世貿組織程序適時對中國當局做出反應。”

行業協會週五還報告稱,7月份中國汽車出口量較去年同月有所增長,而國內銷量則有所下降。

貿易戰升級的風險

中國商務部在申訴中稱,歐盟關稅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則,破壞了氣候變遷的全球合作。

歐盟內部也有一些聲音批評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指出這將使歐洲綠色轉型的成本更高。

這不僅會對地球產生連鎖反應,也會對歐洲技術部署的就業產生連鎖反應。

為了回應歐盟的立場,中國對法國干邑白蘭地出口和歐洲豬肉發起調查,一些分析師擔心這可能演變成一場貿易戰。

鑑於中國市場對德國汽車工業的重要性,德國尤其擔心關係惡化。

在 7 月的一項諮詢民意調查中,大多數歐盟成員國表示支持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

上週,歐盟貿易主管瓦爾迪斯·東布羅夫斯基斯 (Valdis Dombrovskis) 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他預計各國會批准進口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