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公佈的5月失業率報告,德國5月失業率增加至276.2萬人。
這一數字躍升了 25,000 人,遠高於預測的 10,000 人。這是失業率連續第 17 個月上升,失業總數持續徘徊在三年高點附近。
同時,上個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 5.9%,連續第六個月處於同一水平,符合分析師的預期。
這是失業率連續第六個月處於這一水平,符合分析師的預期。
根據Statista的數據,2023年德國失業率平均為5.7%,自2005年以來失業率主要下降。
然而,自疫情爆發以來,失業率開始攀升,大多數企業不得不裁員,有些企業倒閉。
反過來,員工減少意味著企業生產力下降,導致營業額和投資者興趣下降。
即使是在疫情後考慮重新招聘的企業也受到了通膨上升和生活成本增加的影響,其中包括能源價格飆升。這對利潤率造成了反覆的打擊。
德國失業率上升的另一個關鍵原因是新的兼職和低薪工作急劇增加。
德國建築業遭遇裁員最嚴重
德國建築和房屋建築等勞動密集型行業首當其衝,因為疫情期間暫停的項目進一步推遲或放棄。
《建築能源法》等房屋建築法的收緊也導致公司擱置了更多項目。這是因為這項德國新暖氣法要求所有新建建築暖氣系統至少使用 65% 的再生能源,這增加了建築商的成本。
由於新訂單落後於疫情後,德國建築業根本沒有足夠的業務來重新僱用工人。
白領企業也受到經濟情勢的影響。德意志銀行二月宣布將在未來兩年裁員 3,500 人。
同樣,化學品生產商巴斯夫也在2月公佈了一項成本削減計劃,其中包括關閉幾個表現不佳的工廠,降低成本並在歐洲裁減約2,600個工作崗位。報告稱,其中很大一部分工作可能位於其路德維希港總部和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