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中國發動針鋒相對的反傾銷調查,歐盟受到打擊

廣告

中國對進口化學品發起「反傾銷」調查,似乎是對歐盟、美國和其他國家引入貿易壁壘的回應。

中國商務部表示,聚甲醛共聚物是一種廣泛用於電子產品和汽車的塑料,在中國以不公平的低價出售,因此對國內企業造成了損害。

調查將重點放在來自美國、歐盟、台灣和日本的進口產品,可能需要長達 18 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

北京此舉是繼歐盟和美國實施保護主義貿易政策後採取的。

上週二,華盛頓宣布大幅提高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包括電腦晶片和太陽能板。

美國總統拜登對電動車徵收 100% 的邊境稅,是之前收費的四倍。

中國商務部在聲明中表示,這項決定將「嚴重影響雙邊合作氛圍」。

在歐洲,在歐洲鋼鐵協會 Eurofer 提出投訴後,歐盟委員會週五也宣布對中國馬口鐵進行調查。

此舉是歐盟採取的一系列反傾銷措施中的最新措施。

其他調查涉及中國電動車、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和醫療設備。

歐盟有 7 月 4 日的最後期限來決定是否對進口中國電動車採取措施。

針對週日的聲明,歐盟委員會表示,將仔細研究中國調查的內容,然後再決定如何進行。

一位發言人表示:“我們希望中國確保這項調查完全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所有相關規則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