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否在不引發財政危機的情況下管理不斷升級的債務?

美國的公共債務處於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並且由於巨額預算赤字超過了該國的經濟成長,預計該債務將逐步增加,引發人們對世界領先經濟體潛在財政危機的擔憂。

美國國債已飆升至驚人的34.5兆美元(32.3兆歐元),幾乎是整個歐元區債務的三倍,佔其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22%,而歐元區這一比例為87%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的財政監測報告,預計到 2029 年這一數字將上升至 134%,顯示債務軌跡正在惡化。

儘管經濟成長強勁,但2023年美國政府赤字佔GDP的比例仍從2022年的4.1%增加到8.8%。赤字擴大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利率上升導致的利息支付成本上升。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到 2025 年,淨利息支出將攀升至 GDP 的 3.2%,相當於 9,510 億美元(8,890 億歐元)。

專家敲響警鐘

吉塔·戈皮納特(Gita Gopinath) 在最近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對於一個需求強勁的國家來說,美國的赤字非常大,而且他們仍然必須處理最後一英里的問題,以降低通膨。 」

資深華爾街投資者艾德·亞德尼警告:「聯邦赤字越來越大,吞噬了資本市場上越來越多的資金。它還沒有殺死任何人,但有一天,如果投資者決定不再繼續餵飽,它可能會殺死任何人。

同樣,億萬富翁投資者雷·達利奧(Ray Dalio)最近強調需要擁有“非債務貨幣”,主張使用黃金來對沖不斷上升的債務和通貨膨脹。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策略師大衛凱利指出,實現財政平衡需要大幅削減國防、醫療保險、醫療補助和社會安全等主要支出,同時增加稅收,但此舉似乎沒有太多選民支持。

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最近在接受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和外交關係委員會採訪時強調,美國財政赤字目前是歐元區的兩倍。

評級下調和黏性通膨的威脅

截至2024年4月,美國政府信用評等為AA+,標準普爾和惠譽評等展望為穩定,穆迪評等為Aaa,展望為負面。

在惠譽 8 月下調評級(從 AAA 降至 AA+)後,後者於 2023 年 11 月將其前景從穩定調整為負面,這表明未來一兩年可能會進一步下調評級。

惠譽此下調評級的理由是「未來三年預期的財政惡化、整體政府債務負擔較高且不斷增長,以及反覆的債務上限僵局和最後一刻解決方案所體現的治理侵蝕」。

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說,寬鬆的財政政策加劇了持續的通貨膨脹,可能會使控制通貨膨脹的努力變得更加複雜,並由於美國利率上升的溢出效應而加劇全球金融風險。

有可能出現「莉茲·特拉斯時刻」嗎?

雖然主權債券動盪在新興市場更為常見,但已開發經濟體也曾發生過,十年前的歐元區和最近的英國就是證明。

2022年9月,在莉茲·特拉斯在唐寧街的短暫任期內,英國財政政策發生了一件重大事件。

莉茲·特拉斯和她的財政大臣誇西·誇騰公佈了一項“迷你預算”,其中提議大規模減稅,但沒有明確的資金計劃。

這些削減包括降低所得稅稅率以及廢除最富有人群的最高所得稅稅率的有爭議的決定。這項預算旨在透過徹底的自由放任方式刺激經濟成長,但遭到了市場的強烈反對。

負面反應迅速,導致英鎊大幅貶值,政府借貸成本大幅飆升。其影響是如此劇烈,以至於促使英國央行幹預並穩定債券市場以保護金融機構。

目前,市場仍相信美國有效管理財政政策的能力。然而,即使對主要經濟體來說,信任也不是永恆的,也不是無條件的。一旦遺失,可能會導致嚴重的財務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