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歐盟國家的最低工資增長最高和最低?

羅馬尼亞,立陶宛,保加利亞和波蘭在2015年1月至2025年1月期間,歐盟的平均年度最低工資增長率最高。

根據Eurostat的最新數據,它們的增長在14%至10%之間。

相比之下,歐盟國家的平均年增長率最低在法國記錄的 +2.1%,馬耳他的平均年增長率為 +2.9%。

在歐盟,27個成員國中有22個具有固定的國家最低工資。

但是,在歐盟國家,每月最低工資差異很大。

只有丹麥,意大利,奧地利,芬蘭和瑞典是例外。

盧森堡,愛爾蘭,荷蘭,德國,比利時和法國是六個國家,最低工資高於每月1,500歐元。

這些國家的全國最低工資範圍從法國的1,802歐元到盧森堡的2,638歐元。

另一方面,克羅地亞,希臘,馬耳他,愛沙尼亞,捷克西亞,斯洛伐克,羅馬尼亞,拉脫維亞,匈牙利和保加利亞的最低工資最低,低於每月1,000歐元。

他們的全國最低工資從保加利亞的551歐元到克羅地亞的970歐元不等。

工資是唯一的評分措施嗎?

衡量特定商品價格的採購電力標準(PPS)可以提供更公平的比較,因為歐洲國家的生活成本(尤其是住房費用)差異很大。

在歐盟國家,調整價格水平差異後,最低工資的差異要小得多。

Eurostat將歐盟國家分為三組:以上是1,500 pps,pps 1,000至PPS 1,500,低於PPS 1,000。

德國,盧森堡,荷蘭,比利時,愛爾蘭,法國和波蘭是上述pps 1,500樂隊中的七個成員國。

而斯洛伐克,捷克,愛沙尼亞,保加利亞,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是以下PPS 1,000樂隊中的六個國家。

但是,由於較低的生活成本,與富裕國家相比,絕對最低工資較低的國家可能會提供類似的購買力。

例如,波蘭在為其購買力標准進行調整時,它將進入頂級,這表明其最低工資與生活成本相比具有強大的購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