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英國脫歐導致英國競爭力下降,未來十年勞工將變得更加貧困

一項研究稱,英國脫歐並沒有產生“快速、一次性的影響”,而是會帶來長期的變化,使英國在未來十年變得更加貧窮。

決議基金會和倫敦經濟學院(LSE)表示,英國經濟需要「很多年」才能完全適應英國脫歐的後果。

他們的聯合報告“大脫歐”這是對該國 2020 年代面臨的經濟變化進行重大調查的一部分。同一天,英國國家統計局 (ONS)宣布通膨進一步上升截至 5 月的一年內,這一數字達到 9.1%,創 40 年來的新高,加劇了嚴重的生活成本危機。

報告稱,區分英國脫歐和 COVID-19 的影響非常重要。但報告指出,貿易某些方面的下降「不能用大流行期間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來解釋」。根據決議基金會

報告補充說:“報告指出,2021 年英國在美國、加拿大和日本這三個最大的非歐盟商品進口市場上也失去了市場份額。”

特別是,「貿易開放度」(以貿易佔GDP(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來衡量)的跌幅(2019 年至2021 年期間為負8%)比法國等具有類似貿易狀況的國家(負8 %)要高得多。

「大脫歐」報告挑戰了迄今為止對英國脫歐影響的一些假設。

例如,報告稱,雖然英國從歐盟的進口份額下降,但「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英國對歐盟出口的預期相對下降並未實現」——儘管報告指出存在一些分歧英國和歐盟的數據之間。

然而,研究稱,這遠不是「好消息,相反,英國的競爭力似乎出現了更廣泛的損失」。

英國脫歐後新的貿易安排2021年1月生效報告警告稱,「將導致某些行業出現大幅調整」。

該智庫預測:“農業和服務業(特別是監管更嚴格的專業服務業)的貿易壁壘似乎將比製造業增加更多。”

該研究補充說:“這對英國出口來說是個壞消息,因為我們向歐盟出口的服務中有 20% 屬於受到嚴格監管的金融和保險類別。”

儘管進口競爭減弱可能有助於農業和食品製造業等行業,但報告稱,漁業和金屬製造業等其他行業「將面臨一些最大的產出衝擊」。

這些不會影響英國經濟的整體性質,儘管英國各地區的影響並不均衡。報告稱:“(英格蘭)東北部是英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受歐盟影響很大,預計將成為受打擊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英國脫歐對工資的影響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大脫歐”研究稱,預計平均工資將比實際工資低 1.8%,“相當於每名工人每年 470 英鎊(547 歐元)”如果英國留在歐盟的話語。

報告的結論是,英國退出歐盟的「長期遺產」可能意味著未來十年工資和生產力成長放緩。 “隨著經濟繼續適應英國脫歐,大多數行業和所有地區的工人預計實際工資將進一步受到打擊。”

作者表示,他們的目標不是重蹈 2016 年公投決定的脫歐爭論。相反,該報告是為了提高「對未來經濟變革規模的理解…對於尋求更新英國經濟戰略的政策制定者至關重要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