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在法國的黎巴嫩人正在籌集資金和必需品,以幫助在上週貝魯特爆炸後陷入困境的同胞。
根據法國統計局的數據,目前約有 37,600 名黎巴嫩國民居住在法國。法國國家統計局(INSEE)。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黎巴嫩被法國託管長達 20 多年,兩國關係密切。
根據 2018 年的一項調查,約有 130 萬黎巴嫩人居住在黎巴嫩境外資訊國際——約佔全國人口的 24%。
「當地人一直在幫忙清理、搜尋廢墟、援助傷者並尋找失蹤者。作為外籍人士,我們只能從遠處提供幫助,」來自「Meghterbin Mejtemiin」(「Diaspora United」)的雷蒙德·哈吉(Raymond Hajj)告訴《歐洲新聞》。
這個網絡一直與非營利組織合作影響黎巴嫩哪個已籌集超過 580 萬英鎊(約 650 萬歐元)。
在大多數情況下,收集到的資金將流向「非政治性」、「非宗派」、「註冊」和「認可」的當地非政府組織。
Impact Lebanon 在其眾籌頁面上寫道:“我們有一個團隊 [...] 致力於審查其他非政府組織,並負責仔細檢查他們是否適合接受我們的資金”,並承諾完全透明。
朝覲說:“我們根本不信任我們的政府。這就是我們依賴團結的原因,因為我們的領導人經常失踪。”
塔里克·賽德(Tarek Sayde) 與該市鎮議會合作設立了募捐活動,他解釋說:「需要強調的是,爆炸後第二天,人們自己聚集在一起提供幫助。這才是團結海外僑民的原因。
Facebook 也允許個人發起私人募款活動。黎巴嫩學生 Rebecca Chahine 就是其中之一,她希望透過哈比比·貝羅斯。她承諾這筆錢將「直接」轉給當地組織,而不是轉給「腐敗」的銀行。
「是我們,年輕人,我們將有所作為,」她說。
除了籌款外,其他組織(例如波爾多的組織)這裡雪松一直在努力收集物品——衣服、毒品、尿布等——並發送給有需要的黎巴嫩人。
然而,AquiCèdre 發言人 Layal Massara 告訴歐洲新聞台,“由於港口關閉”,他們無法發送材料,而是將為法國紅十字會籌集資金。
她說,她的組織也一直在努力與大學接觸,因為「黎巴嫩的許多學生因缺乏繼續學習的資金而放棄學位」。
法國各地的人們聚集在一起支持黎巴嫩。
「這些團結的時刻非常重要,」法國南部城市圖盧茲的黎巴嫩之友 (Les Amis du Liban) 的保羅·阿蘇阿德 (Paul Assouad) 說。
「這讓遠離祖國的黎巴嫩人不再感到孤立,」他告訴歐洲新聞。
“兩國人民之間悠久的歷史友誼”
「幾十年來,黎巴嫩和法國一直保持著最好的關係,」哈吉說。 「這是兩國人民之間悠久的歷史友誼」。
「法國就像我們的母親,」馬薩拉解釋道,他提到了 20 世紀法國在黎巴嫩的積極活動。 「我們從小就學習法語,」馬薩拉補充道。
「我們的聯繫已有近千年的歷史,」阿蘇阿德強調,他指的是定居在該地區的法國十字軍。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黎巴嫩置於法國軍事管轄之下,直至 1943 年 11 月 22 日正式宣布獨立。
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政府不願放棄對該地區的控制。
在英國發動叛亂和外交幹預後,法國將權力移交給新選舉的黎巴嫩國家政府。
直到1946年英法軍隊全部撤軍,黎巴嫩才完全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