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百大大學中將有36所位於歐洲。自《泰晤士高等教育》2011年世界大學排名報告發布以來,有28所大學上榜,這是一個顯著的成長。
然而,這並不是過去13年來的最佳表現,因為2016年歐洲國家有42所大學進入全球百大名單。
除了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和倫敦帝國學院(ICL)三所英國大學外,過去13年中只有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躋身前十名。
過去十年中歐洲排名最好的大學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泰晤士報》全球百強是如何被評選的?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是每年發布的熱門排行榜,2023 年的排名包括來自 104 個國家和地區的 1,799 所大學。
該榜單根據 13 項指標制定,衡量機構在教學、研究、知識轉移和國際視野四個領域的表現。
對於頂尖大學來說,進入全球前十名是非常有聲望的,毫不奇怪,美國和英國的大學在前十名排名中佔據主導地位。
自2011年以來,只有13所不同的大學成功躋身全球前十名。
牛津大學在排名中佔據主導地位
牛津大學在2023年泰晤士報高等教育排名中連續第七年被評為世界頂尖大學。
劍橋大學在整個時期內一直位居全球前 10 名,而 ICL 則在該榜單上保持了 11 年。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在2016年和2017年排名第九,2018年排名第十。
同期進入全球前十名的美國院校包括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和賓州大學。
歐洲哪些大學表現較佳?
在2023年泰晤士報排名中,15所歐洲大學躋身世界前50名,36所進入前100名。
除了牛津大學、劍橋大學、ICL 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外,這些大學還包括倫敦大學學院(22)、愛丁堡大學(29)、慕尼黑工業大學(30)、慕尼黑大學(33)、倫敦國王學院(35 )、倫敦政經學院 (37)、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41)、魯汶大學 (42)、海德堡大學 (43)、巴黎科學與文學 - PSL 研究大學 (47) 和卡羅林斯卡學院( 49)。
哪些歐洲國家的大學進入前 100 名?
在過去 13 年中,歐洲排名全球 100 強的大學數量有所不同。
2011年,有28所歐洲大學被納入其中,2016年達到峰值42所。
英國一直在歐洲排名最高,沒有其他國家能夠超越它。
自2011年以來,進入全球前100名的英國大學數量從10所到16所不等。
除了這三所之外,包括法國在內的其他歐洲國家並沒有成功擁有五所大學進入前100名。
歐洲12個國家的大學排名前100
自2011年以來,英國、德國、荷蘭、瑞士和法國每年都至少有一所大學進入前100名。
總的來說,只有 12 個歐洲國家(包括歐盟、英國、瑞士、挪威和土耳其)在此期間至少有一次躋身前 100 名的大學,其中三個,即愛爾蘭(2011 年)、義大利(2015 ),而土耳其(2015)只實現過一次。
前 100 名中有 20 個國家/地區
美國大學顯然在前 100 名中佔據主導地位,從 2011 年的 53 所大學增加到 2023 年的 34 所。
這段期間的年平均大學數為 42.7 所。在過去 13 年中,有 20 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至少一次躋身前 100 名。
2023年,中國和澳洲有7所大學進入前100名,而香港有5所大學和加拿大有4所大學進入排名。
中國的驚人崛起
2023年,最重大的學術事件之一就是中國的崛起。中國大陸有 7 所大學進入前 100 名,這是自 2011 年以來全國數量最多的大學。
直到2020年,中國大陸進入前100名的大學數量才超過3所。年。
清華大學(第16名)和北京大學(第17名)是中國排名最好的大學,總分分別為88.2和88.1。
今年排名第十的ICL得分為90.4。這表明這兩所中國大學有可能突破前十名。
中國最近在科學研究產出方面也超過了美國。
日本國家科學技術政策研究所 (NISTEP) 的報告顯示,2018 年至 2020 年間,中國發表的科學論文佔全球的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