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當局在調查波羅的海 Estlink-2 電力電纜和多條數據電纜受損情況時發現海底有錨拖痕跡,並表示他們認為這是由一艘與俄羅斯有關的船隻造成的。
這艘船已被扣押進行檢查,並被確認為“Eagle S”號,屬於與逃避西方對俄羅斯制裁有關的艦隊的一部分。
Estlink-2 電纜在芬蘭和愛沙尼亞之間輸送電力。 12月25日,它發生破裂。雖然這次中斷對服務的影響微乎其微,但先前兩條波羅的海數據電纜和北溪管道遭到損壞,地區當局已認定這些事件屬於破壞行為。
首席調查員薩米·派拉週日透露,錨定路線延伸「數十公里,甚至近一百公里」。
他說:“我們目前的理解是,有問題的拖曳痕跡是 Eagle S 船錨的拖曳痕跡。我們已經能夠通過水下研究澄清這個問題。”
派拉指出,調查人員現在初步掌握了導致拖痕的事件,但他強調,事件背後的意圖仍然是正在進行的調查的關鍵焦點。
週六,Eagle S 號船隻被護送到芬蘭波爾沃港附近的一個錨地協助調查。
芬蘭當局正在對這艘船進行潛在刑事指控的調查,包括嚴重干擾電信、嚴重破壞公物和嚴重違反監管規定。
儘管懸掛著庫克群島國旗,但芬蘭海關和歐盟委員會將這艘船描述為俄羅斯老化油輪影子船隊的一部分。
這些船隻是為了繞過西方制裁而獲得的,在沒有西方監管的保險的情況下運營,並且由於其年齡和缺乏監管而帶來環境風險。
據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稱,Estlink-2 號受損事件促使北約加強了在波羅的海的巡邏。
芬蘭與俄羅斯有 1,340 公里的邊界,於 2023 年加入北約,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放棄了長期的中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