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之下,在下午 5 點舉行的 2022 年立法選舉中,這一數字為 39.42%,低了近 20 個百分點。
高投票率表示選民認為這次選舉對他們來說更重要。這可能會讓法國政府自納粹時代以來首次落入極右派政黨手中。
如果以此推斷,投票結束時晚上 8 點投票率可能會達到近 70%。
不同民調公司的估計範圍從 IPSOS 的 67.5% 到 Toluna Harris 的 69.7%。
三大政治集團正在相互競爭:極右派的全國集會、法國總統馬克宏的中間派聯盟以及由中左翼、綠黨和極左派勢力組成的新人民陣線聯盟。
兩輪提前選舉將於 7 月 7 日結束,歐洲金融市場、西方對烏克蘭的支持以及法國的核武和軍事力量都可能受到選舉結果的影響。
4950萬登記選民將選出法國下議院國會的577名議員。
極右翼全國集會在六月歐洲議會選舉中取得成功後,馬克宏總統宣布提前舉行大選。
波利尼西亞當選出第一副議員
法國大陸的投票站於週日上午 8 點開放,預計將於晚上 8 點進行首次投票預測。官方結果預計將於週日晚上晚些時候公佈。
法國海外領土的選民週六投票。
波利尼西亞選出了法國新一屆立法機構第一副代表:中右翼自治主義候選人莫埃拉尼·弗雷博(Moerani Fre'bault),根據週日公佈的臨時結果,他在第一輪選舉中以54% 的得票率獲勝。這是馬克薩斯群島本地人首次進入國民議會。
馬克宏為何呼籲提早大選
馬克宏在六月初的歐洲議會選舉中被國民集會擊敗後,馬克宏呼籲提前舉行選舉。它與俄羅斯也有歷史淵源。
馬克宏的呼籲是一場大膽的賭博,那些對歐洲選舉沾沾自喜的法國選民將被迫在全國選舉中支持溫和派力量,以阻止極右翼掌權。
相反,選前民調顯示,全國集會正在獲得支持,並有機會贏得議會多數席次。在這種情況下,馬克宏預計將任命 28 歲的全國集會主席喬丹·巴爾德拉 (Jordan Bardella) 為總理,這是一種被稱為「同居」的尷尬權力分享制度。
儘管馬克宏表示他不會在 2027 年總統任期屆滿之前下台,但同居將削弱他在國內和世界舞台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