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數萬人繼續走上歐洲和世界各地城市的街頭,抗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最大規模的抗議活動發生在柏林,估計週日有 10 萬人前來表達對戰爭的反對並要求結束暴力。
德國首都街道兩旁的抗議者舉著橫幅,揮舞著烏克蘭國旗,呼籲俄羅斯停止入侵鄰國。
柏林居民烏韋·克魯格說:“我感到震驚,完全震驚”,他將這次入侵描述為“對我們所有人的攻擊”。
在白俄羅斯,儘管白俄羅斯獨裁政府站在莫斯科這邊,抗議活動還是發生了。
反戰集會橫跨白俄羅斯至少 12 個城市,人權倡議者報告稱,已有 170 多人被捕。
在首都明斯克,示威者舉著烏克蘭國旗在該市不同地區遊行。烏克蘭大使館大樓內不斷長出一大堆鮮花。
在法國,數百人連續第二天在巴黎和尼斯等城市抗議入侵,烏克蘭和其他東歐國家的國旗高高飄揚。反對戰爭的俄羅斯人加入了巴黎的人群。
在尼斯著名的英國人大道上——烏克蘭人的聚集地——數百人高喊口號反對普丁發動的戰爭,並敦促北約國家保護他們免受俄羅斯炸彈的襲擊。
抗議者舉著烏克蘭、摩爾多瓦、喬治亞和車臣的旗幟和譴責普丁的橫幅。
在羅馬,數千名示威者從市中心向羅馬競技場遊行,他們舉著一面巨大的烏克蘭國旗,高舉親烏克蘭和反俄羅斯的橫幅。
人群也聚集在米蘭,揮舞著烏克蘭國旗,高喊口號,呼籲結束俄羅斯的入侵。
“野蠻侵略”
喬治亞是2008年俄羅斯入侵的受害者,週六,大約3萬人聚集在首都第比利斯。
32 歲的計程車司機尼科·特沃里(Niko Tvauri) 表示:「我們對烏克蘭人懷有同情心,也許比其他國家更富有同情心,因為我們在我們的土地上經歷過俄羅斯的野蠻侵略。
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數千人聚集在自由廣場聆聽音樂和總統阿拉爾·卡里斯的演講。
愛沙尼亞是蘇聯佔領區,與俄羅斯接壤。
芬蘭與俄羅斯擁有歐盟最長的邊境
警方稱,波羅的海對岸的赫爾辛基,週六至少有 10,000 人走上芬蘭首都街頭,舉行了幾場反戰抗議活動。
許多示威者聚集在赫爾辛基參議院廣場,其他人則向首都埃拉附近的俄羅斯大使館遊行。
「澤倫斯基總統呼籲世界各地的人們站出來抗議普丁的戰爭罪行,」綠黨活動人士、赫爾辛基市副顧問科爾·托馬斯告訴歐洲新聞台。
“前往俄羅斯大使館傳達我們的和平訊息是我們為支持烏克蘭人民所能做的最起碼的事情。”
芬蘭人與俄羅斯擁有歐盟最長的外部邊界,俄羅斯人是居住在芬蘭的最大的外國人群體,主要居住在首都地區和拉彭蘭塔市東部,距離俄羅斯邊境幾公里。
法國的抗議活動
週五,數千人聚集在巴黎和斯特拉斯堡抗議戰爭;還有數百人走上蒙彼利埃的街道。
21 歲的法學院學生埃德加·帕蘭特 (Edgar Parant) 說:“他今天在基輔所做的事情,明天他可以在華沙或布加勒斯特再做一次。”
週六下午,數百人聚集在馬賽的老港區,高喊「戰爭該死」和「普丁正在轟炸我美麗的烏克蘭」。
這座與烏克蘭西南部的敖德薩是法國第二大城市,市長伯努瓦·帕揚週四在市政廳外牆上懸掛了烏克蘭藍黃相間的國旗,旁邊飄揚著法國、歐洲和馬賽國旗。
「我們都感到震驚,我們只是想了解,我的家人遭到轟炸,現在看來,這似乎不太可能,」過去11 年來一直在法國生活的烏克蘭人盧德米拉·通卡·范妮埃(Ludmila Tonka Fannière) 說。
奧利維爾·鮑德里解釋說:“我來是因為法國人的存在很重要,保衛烏克蘭就是保衛歐洲、法國、民主,也是為了阻止普丁置身於所有國際條約之外。”
他補充說:「我們不能讓它發生,我們真的處於歐洲戰爭的邊緣」。
歐洲乃至世界各地的抗議活動
週六在倫敦,俄羅斯大使館領事處外的抗議者包括前衛生部長、保守黨議員馬特漢考克 (Matt Hancock)。
週五晚上,在羅馬,數千人舉行火炬遊行,前往羅馬競技場。
橫幅上寫著「普京,刺客!」、「贊成和平,反對戰爭」、「驅逐斯威夫特的俄羅斯」。其他標語牌上則顯示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丁的臉上沾滿了血跡,或者將他與希特勒進行比較,並寫道:“當歷史重演時,你能認出歷史嗎?”
「我們一直與烏克蘭人民關係密切……從這裡開始,我們的無助感是巨大的。目前我們無能為力,」出生在俄羅斯的意大利人瑪麗亞·塞爾吉說。
弗拉基米爾·普丁「造成了很多傷害,甚至對他自己的人民也是如此。我們有很多朋友因為他的政策而遭受了很多痛苦,」她補充道。
週五晚上,在雅典,在希臘共產黨和激進左翼激進左翼聯盟的號召下,超過2000人聚集在俄羅斯大使館前。這些政黨傳統上親俄,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和「針對人民的帝國主義戰爭」。
這些聲援示威活動並不局限於歐洲:首爾、東京、台北、澳洲、加拿大蒙特婁、以色列和肯亞的其他抗議活動也表達了對戰爭的反對,儘管俄羅斯軍隊繼續襲擊烏克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