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魯汶市被評為今年的歐洲創新之都,並在此過程中獲得一百萬歐元的資助。
這個只有 10 萬人口的小城市已成為健康、環境和教育領域的創新中心。
其中一個例子是名為 Leuven Mindgate 的所謂“健康之家”,它展示了醫療保健領域的最新技術。該公司董事總經理 Johan Merlevede 向歐洲新聞台展示了一種設備,可以顯示人們手臂上的靜脈位置,以方便醫療專業人員進行注射。
魯汶的目標是到 2050 年實現碳中和,並實施了一項交通計劃,增加騎自行車的人數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建築物也正在進行翻修,新的公園也已建成。
公民已被邀請為魯汶的新計畫提供意見。
雖然歐盟讚揚了魯汶的治理模式,但該市市長表示,在一個擁有 10 萬人口的城市中,讓公民和利害關係人積極參與會更容易。
「如果你不從本地開始,它將一事無成。我相當樂觀,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在世界範圍內,我看到大大小小的城市處於領先地位。
「他們比本國政府走得更遠,但最終各國政府也會效仿。因此,我希望像歐盟這樣的大型機構應該更多地關注當地正在發生的事情,而且他們正在這樣做,」穆罕默德·里杜阿尼,魯汶市長告訴歐洲新聞台。
魯汶 2030 協調員 Katrien Rycken 解釋說,實現碳中和之路上的另一個障礙當然是資金。
「例如,我們從魯汶看到,到 2050 年實現氣候中和有堅實可靠的商業案例,但問題是需要投資氣候轉型的人和組織不一定是同一個人將獲得回報的個人和組織。
“我們還看到,氣候中和城市的好處並不總是能輕易轉化為歐元。”
過去的歐盟創新之都獎得主包括巴塞隆納、阿姆斯特丹、巴黎、雅典和南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