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導人和歐盟官員正在尋求在周一舉行的視頻峰會上緩和緊張局勢,峰會討論了針對中國企業的新關稅、北京加強對香港的控制以及冠狀病毒危機的影響。
在這次會議召開之前,布魯塞爾指責北京在6 月10 日圍繞疫情散佈虛假信息,激怒了北京。企業股份。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在會談結束後表示:“新冠疫情和一系列重大雙邊和多邊挑戰清楚地表明,歐盟和中國的伙伴關係至關重要。”
「但為了讓我們的關係進一步發展,它們必須變得更加基於規則和互惠,以實現真正的公平競爭環境,」她補充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視訊高峰會。
北京駐歐盟大使上週表示,週一的會談是「透過抓住機會、應對挑戰,使雙邊關係更加富有成效和實質」的機會。
但他表示,擬議的投資規則表明,歐盟並未實踐其向其他國家宣揚的開放態度。
人權
歐盟試圖在人權記錄上挑戰中國,包括西藏和香港等問題,歐盟27國國家對北京提出的新安全法表示擔憂。
歐洲理事會主席查爾斯·米歇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對擬議中的香港國家安全法表示嚴重關切。”
週五,歐盟還要求釋放中國人權律師餘文生,他在寫了一封呼籲憲法改革的公開信後,因「煽動顛覆國家政權」而被判入獄四年。
外資
討論的首要議題是雙邊投資條約,該條約將改善市場准入並解決結構性經濟失衡問題。
雙方都承諾在今年年底前努力推動談判,但迄今為止談判陷入停滯。
「我們仍然存在不平衡的貿易和投資關係。我們在解決市場准入壁壘方面沒有取得去年峰會聲明中所設定的目標,」馮德萊恩週一表示。
但在歐盟上周宣布提議在國家補貼的外國公司購買歐洲公司股份方面擁有更大發言權後,中國面臨另一場考驗。
多年來,歐盟和美國一直對中國政府支持的公司收購其公司感到擔憂,特別是在科技領域。
由於擔心冠狀病毒大流行可能導致中國企業大舉收購現金短缺的歐洲企業,因此加快了公平競爭環境的計畫。
卡內基基金會智庫的埃里克·布拉特伯格(Erik Brattberg)告訴歐洲新聞台:「在COVID-19 大流行之後,中國變得更加自信,更堅決地反擊的必要性也變得更明顯。
他表示,歐盟的主要障礙是讓所有27個成員國就與中國有關的問題發出同一個聲音。
布拉特伯格補充說:“北京繼續利用與個別成員國首都的雙邊關係,試圖破壞歐盟對中國的強有力的共同路線。”
歐盟夾在中間
美國在貿易行為上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這使得歐盟在兩國之間陷入了困境。
「冠狀病毒危機正在創造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全球環境,對抗的增長速度快於合作的增長速度。作為歐盟,我們面臨著更加洶湧的大海,並有可能陷入大國的逆流中,要求我們「選邊站隊”,博雷爾在報告中表示。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布拉特伯格表示,與美國不同,布魯塞爾不願意簽署遏制中國的協議,而是更願意與北京保持開放接觸。
他表示:“最終,在中美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歐盟能夠捍衛自身利益的唯一途徑是加強自身主權和外交政策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