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即使在感染後兩年,感染 COVID-19 也會使人們患上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升高,包括疲勞、血栓和糖尿病。
科學家分析了 2020 年超過 10 萬名病毒檢測呈陽性的人的記錄,歷時兩年進行檢查,以確定他們是否面臨與長期新冠病毒相關的 80 種健康狀況的風險。
他們將這一群體與 590 萬名未檢測出 COVID-19 陽性的對照組進行了比較。
他們發現,那些患有輕度 COVID-19 感染(未住院)的參與者在感染兩年後仍面臨近三分之一慢性病的風險。
那些因 COVID-19 住院的人情況更糟,大約三分之二的慢性病面臨風險,幾乎影響所有器官系統。
美國聖路易斯退伍軍人事務醫療保健系統研發主管 Ziyad Al-Aly 表示:「令人擔憂的是,這次大流行將引發一波在大流行之前沒有出現過的慢性病浪潮。」歐洲新聞接下來。
阿爾說:「即使流行病減弱並成為後視鏡,但事後我們仍會以慢性疾病的形式留下它,對某些人來說,這種疾病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甚至一生。」阿里是研究的資深作者。
該研究於週一發表在自然醫學雜誌,顯示那些因 COVID-19 住院的人在感染兩年後死亡和住院的風險仍然較高。
然而,與對照組相比,輕度 COVID-19 患者的死亡風險在感染後 6 個月變得微不足道,而住院風險在感染後 19 個月變得微不足道。
「真正住院的人經歷了更漫長、更艱難的康復之旅,」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臨床流行病學家艾爾·阿里說。
為了進行這項研究,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最大的綜合醫療系統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的醫療記錄。但其人口大多是老年人和男性,這可能會限制推廣研究結果的能力。
另一個限制是,參與者在疫苗接種廣泛普及之前一直到 2020 年底才參加這項研究,該研究包括了冠狀病毒檢測呈陽性的人,但可能漏掉了那些感染但未接受檢測的人。
研究作者表示:“如果將這些參與者納入對照組,如果他們出現不良健康結果的真實風險高於未感染者,可能會導致風險低估。”
長期新冠疫情影響了歐洲數百萬人
幾乎歐洲有 3600 萬人根據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的數據,中亞部分地區在疫情爆發的前三年經歷了長期的新冠疫情。
世界衛生組織 (WHO) 歐洲區域主任漢斯·克魯格 (Hans Kluge) 博士在 6 月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三分之一的人可能仍難以恢復正常生活。”
長期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抱怨有疲勞、呼吸急促、咳嗽和頭暈等症狀。
Al-Aly 表示,這項新研究表明,即使是那些沒有住院的參與者,出現凝血障礙、肺部問題、疲勞、胃腸道問題、肌肉骨骼問題和糖尿病的風險也會升高。
他說:“即使新冠病毒從地球表面消失,美國和世界各地許許多多更多的人仍將繼續與其後遺症作鬥爭,其中一些人將終生受苦。”
阿里表示,人們應該繼續嘗試盡可能坐在戶外、在人群中戴口罩以及注射加強劑來預防感染。
他也表示,世界應該繼續尋求阻止傳播的新一代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