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應密切監測50多個國家不斷升級的猴痘疫情,但情況尚未達到全球衛生緊急狀態的程度。
世界衛生組織緊急委員會在周六的聲明中表示,疫情的許多方面都“不尋常”,並承認在一些非洲國家流行的猴痘多年來一直被忽視。
世衛組織在聲明中表示,「雖然一些成員表達了不同意見,但委員會一致決定向世衛組織總幹事建議,現階段應確定疫情不構成」全球衛生緊急情況。
儘管如此,世衛組織指出了這次疫情的“緊急性質”,並表示控制其蔓延需要採取“強有力的”應對措施。
該委員會表示,應「在幾週後密切監測和審查疫情」。但如果出現某些新的情況,例如性工作者中的病例傳播到其他國家或在已有病例的國家內傳播、病例嚴重程度增加或傳播速度加快,它將建議在此之前重新評估。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週四召開緊急委員會會議,此前他對此前未報告猴痘疫情的國家的猴痘疫情表示擔憂。
譚德塞說:「當前的疫情尤其令人擔憂的是,它迅速、持續地傳播到新的國家和地區,並有進一步、持續地傳播到弱勢群體(包括免疫功能低下者、孕婦和兒童)的風險。
LGBTQ+ 群體中的出現是隨機事件
幾十年來,猴痘一直困擾中非和西非的人們,但直到上個月,人們才知道這種疾病會同時在多個國家大規模爆發,並涉及與該大陸沒有旅行聯繫的人們。
宣布全球衛生緊急狀態意味著健康危機是一場「非同尋常」的事件,需要全球採取應對措施,而且疾病極有可能跨境蔓延。
世衛組織先前曾針對COVID-19、剛果和西非的伊波拉病毒、巴西的寨卡病毒以及正在進行的消滅小兒麻痺努力等疾病做出類似的聲明。
緊急聲明主要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全球資源和對疫情的關注。鑑於世衛組織在試圖說服各國採取行動時基本上無能為力,過去的聲明產生了好壞參半的影響。
世衛組織本週表示,已在約 40 個先前未報告過該疾病的國家確認了 3,200 多例猴痘感染病例。絕大多數病例是與其他男性發生性關係的男性,其中 80% 以上的病例發生在歐洲。
世衛組織一位主要顧問上個月表示,歐洲病例激增可能與西班牙和比利時兩場狂歡節上男性的性行為有關,並推測同性戀和雙性戀群體中的性行為是「隨機事件」。
英國官員表示,英國的大多數案件涉及自稱在桑拿浴室和性俱樂部等場所與其他男性發生性關係的男性。
科學家警告說,任何與猴痘感染者或其衣服或床單有密切身體接觸的人都有感染這種疾病的風險,無論其性取向如何。
患有猴痘的人常會出現發燒、身體疼痛和皮疹等症狀。大多數人會在幾週內康復,無需醫療照護。
目前菌株的致死率低於非洲菌株
非洲的猴痘主要影響接觸受感染野生動物(如囓齒類或靈長類)的人。
剛果、喀麥隆和中非共和國已通報約 1,500 例猴痘病例,其中 70 例死亡。
迄今為止,科學家尚未在猴痘病毒中發現任何表明其更具傳染性或致命性的突變,儘管檢測到的變化數量表明該病毒可能多年來一直在未被發現的情況下傳播。
在非洲以外地區傳播的這種疾病的致死率通常低於 1%,而在非洲發現的這種疾病可以導致多達 10% 的患者死亡。
世衛組織也正在建立猴痘疫苗共享機制,疫苗可能流向英國等富裕國家,而英國目前是非洲以外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一些專家警告說,這可能會加劇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富國和窮國之間的嚴重不平等。
哥倫比亞大學備災和應對專家歐文·雷德萊納博士說:“法國、德國、美國和英國已經擁有大量資源和疫苗來應對這一問題,他們不需要世衛組織的疫苗。”
他說:“我們應該做的是努力幫助猴痘流行且基本上被忽視的非洲國家。”
“猴痘不是新冠病毒,但我們的注意力不應該如此扭曲,以至於它只有在富裕國家出現時才成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