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次英國社會態度調查於週四發布。
該報告由國家社會研究中心 (NatCen) 撰寫,強調了自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英國社會、政治和道德思維的變化。
以下是其一些主要發現。
社會更加自由
人們對許多性和家庭問題的態度變得異常自由。
1983 年,50% 的受訪者表示同性關係「總是錯的」;現在只有 9% 的人這麼認為。
人們對墮胎的看法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如今,76% 的人表示,如果女性不想要孩子,法律上應該允許她終止妊娠,比例高於 1983 年的 37%。
高級研究員約翰·柯蒂斯爵士在NatCen 網站上發表的評論中表示:「過去40 年來,英國經歷了巨大的社會變革,與此同時,人們對包括性在內的許多社會和道德問題的態度也發生了近乎革命。
然而,有些事情卻與這種自由主義趨勢背道而馳,例如對跨性別者的態度。
只有 30% 的英國人認為,只要願意,就應該能夠改變自己的性別,這一比例較 2019 年的 53% 下降。
這種突然下降伴隨著英國針對跨性別群體的歧視和暴力的增加。根據 LGBT+ 慈善機構 Stonewall 的說法,五分之二的跨性別者在過去 12 個月內因性別認同而經歷仇恨犯罪或事件。
支持國家行動的熱潮
關於國家角色的看法似乎正在轉變。
與 20 世紀 80 年代 (32%) 相比,目前認為國家應該增加稅收並增加醫療、教育和社會福利支出的英國人 (55%) 幾乎是 20 世紀的兩倍。
柯蒂斯說:“疫情和生活成本危機似乎讓公眾比過去某些時候更傾向於指望政府解決他們和國家面臨的問題。”
然而,NatCen 的獨立研究人員表示,幾十年來,人們對國家行動的態度遵循「週期性模式」。
1998年,63%的人希望提高稅收和支出,但到2010年,這一比例已回落至僅31%。
同時,認為政府有責任控制物價的人比例目前為68%。
約瑟夫朗特里基金會 (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n) 6 月報道稱,在嚴重的生活成本危機中,數百萬人不得不減少或不吃飯。
它將這一趨勢歸因於食品價格上漲猖獗和國家支持不佳這迫使 700 萬個家庭在食物、暖氣或基本盥洗用品之間做出「不可能的選擇」。
更廣泛地接受非傳統家庭
英國人現在似乎更能接受傳統核心安排以外的家庭結構。
一半的受訪者認為,一位父母可以像兩位父母一樣養育孩子──相較之下,1994 年這一比例為 35%。
同時,只有 24% 的英國人認為想要孩子的人應該結婚,這一比例低於 1989 年的 70%。
隨著英國非傳統家庭數量的增加,這些態度也發生了轉變。
儘管有關所謂「性少數家庭」的數據有限,但英國國家統計局記錄,2019年英國有21.2萬個同性家庭,自2015年以來增長了40%。
這背後有幾個因素,包括更進步的法律和生育治療的進步。
對福利貧窮的態度搖擺不定
調查發現,英國人對貧困人口表現出或多或少的慷慨態度。
2000 年代,也就是東尼布萊爾的中間派新工黨的時代,人們對福利的態度變得不再那麼慷慨 — — 但此後又恢復了過來。
1989年,NatCen的調查顯示,61%的人認為「政府應該在窮人的福利上投入更多,即使這會導致更高的稅收」。 2009 年這一數字降至 27%,但現在已達 37%。
柯蒂斯說:「儘管隨著政治和經濟環境的變化,人們對不平等和國家經濟角色的態度有所波動,但與四十年前相比,他們對不平等和國家經濟作用的態度仍然沒有太大不同。
“關於這些主題的爭論仍然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階級仍然很重要
今年的報告顯示,英國人認為自己是中產階級或工人階級的可能性與 40 年前一樣。
他們也仍然堅信,一個人的經濟和文化財富塑造著他們的未來。
在最新的調查中,多達 77% 的人表示,社會階層對某人在英國的機會影響「很大」或「相當大」。這略高於 1983 年有此想法的 70% 和 1985 年有此想法的 66%。
英國人看到晉昇機會的可能性也遠低於以往。
三分之一的受訪者現在認為從一個階層轉到另一個階層非常困難——幾乎是 2005 年持此觀點的比例 (17%) 的兩倍。
自2010年保守黨政府上台以來,英國的社會流動性有所下降。
英國財政研究所 9 月的一份報告發現,社會流動性出現了驚人的崩潰,在英格蘭北部長大的人和來自少數族裔背景的人發現比其他人更富有。
年輕選民左傾
該調查也探討了年齡和投票模式之間的關係。
2022年,中左翼工黨是35歲以下人群中最受歡迎的政黨,而保守黨則受到55歲以上的青睞。
NatCen 寫道,這種年齡差距自 2015 年以來擴大了一倍,但在 20 世紀 80 年代幾乎不存在。
然而,儘管工黨歷來與更多的國家幹預聯繫在一起,但事實上,年輕人比老年人更不可能表示應該增加「健康、教育和社會福利」方面的稅收和支出。
在最新的調查中,35 歲以下的人中只有 43% 支持這一觀點,而 55 歲及以上的人中這一比例為 67%。
年輕人可能已經「意識到,在老齡化社會中,公共支出如何越來越關注老年人的需求——最生動的例子可能是大學學費的上漲,而退休金卻得到了慷慨的對待,」他說。
“因此,他們對不平等的擔憂並沒有得到對增加支出的更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