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婆羅洲大像到智利仙人掌: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增加了 6,000 個

據國際保護組織稱,目前有超過 45,000 個物種面臨滅絕威脅,比去年增加了 1,000 個。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週四發布了最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它歸咎於來自的壓力氣候變遷、入侵物種和人類活動,例如非法貿易和基礎設施擴張,使更多物種瀕臨生存邊緣。

如今已是第 60 個年頭,該名錄對瀕臨滅絕的動植物敲響了警鐘,但它也強調了保育方面的成功故事,例如伊比利亞山貓

該名錄目前共包括163,040個物種,比去年增加約6,000個。 IUCN 透露,原產於智利阿塔卡馬沿海沙漠的 Copiapoa 仙人掌、婆羅洲象和大加那利巨蜥均屬於受威脅物種。

滅絕驅動因素中的社群媒體趨勢

Copiapoa仙人掌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裝飾植物,推動了非法貿易,而社交媒體又放大了這種非法貿易,愛好者和貿易商在社交媒體上展示和銷售仙人掌。

報告稱,目前該物種中有 82% 面臨滅絕的危險,這一數字比 2013 年的 55% 大幅增加。

IUCN表示,下降是由於對智利的需求激增仙人掌在歐洲和亞洲作為觀賞物種。該組織表示,由於阿塔卡馬地區的道路和住房擴建,走私者和偷獵者更容易進入植物棲息地。

「很容易區分 copiapoa 仙人掌是被偷獵的還是在溫室中種植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植物小組成員巴勃羅·格雷羅 (Pablo Guerrero) 說。

“水煮的科皮亞波阿呈灰色,表面覆蓋著一層塵土飛揚的花朵,可以保護地球上最乾燥的沙漠之一的植物,而栽培的植物則顯得更綠。”

2024 年更新也強調婆羅洲的亞洲像是瀕臨滅絕的物種。據估計,只有大約 1,000 名婆羅洲人大象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分析,它們仍然處於野外狀態。

過去 75 年來,人口減少主要是由於大面積伐木婆羅洲的森林,破壞了大象的大部分棲息地。

IUCN 表示,與人類的衝突、農業和木材種植園導致的棲息地喪失、採礦和基礎設施開發、偷獵、接觸農業化學品以及車輛碰撞也威脅著該物種。

該清單還揭示了地方性流行病的「驚人」下降爬蟲類- 巨型蜥蜴和石龍子 - 在加那利群島和伊維薩島,由於受到入侵蛇的捕食。

一個物種的“最大復甦”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保育工作使伊比利亞山貓從滅絕的邊緣復活,其數量從 2001 年的 62 只成熟個體增加到 2022 年的 648 只,目前已超過 2,000 只。

據加拿大國際瀕危貓科動物協會稱,一度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野貓物種之一的它們的數量在 1985 年至 2001 年間下降了 87%,繁殖雌性的數量下降了 90% 以上。

該物種透過恢復伊比利亞山貓天然的地中海灌木叢和森林棲息地,以及增加其主要獵物歐洲兔的數量。

保育工作還包括透過將山貓遷移到新的地區並在受控環境中繁殖來增加山貓的遺傳多樣性。

IUCN 表示,自 2010 年以來,已有 400 多隻伊比利亞山貓被重新引入葡萄牙和西班牙部分地區。

伊比利亞山貓保護行動負責人弗朗西斯科·哈維爾·薩爾塞多·奧爾蒂斯 (Francisco Javier Salcedo Ortiz) 表示,這是「有史以來透過保育實現的貓科物種最大的恢復」。

但威脅依然存在,主要來自獵物數量的波動、偷獵和道路獵殺,薩爾塞多·奧爾蒂斯表示,“要確保伊比利亞山貓種群的生存,還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