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歐洲在核電問題上仍存在分歧,但世界領導人三月在布魯塞爾團結一致,並召開了首屆核能高峰會。
來自 30 多個國家的代表團聚集在標誌性的原子塔旁參加這場活動,原子塔本身就是一座旨在維護和平利用核能的紀念碑。
高層與會者也持有類似的支持核能的立場,他們齊聚一堂,強調核能在減少化石燃料使用、加強能源安全和促進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去年 12 月在杜拜舉行的 COP28 會議上正式呼籲加快核能與其他低碳能源的發展,隨後召開了這次高峰會。
但由於綠色和平組織等環保人士的抗議以及德國等歐洲主要反核大國明顯缺席這項活動,核能辯論繼續在歐洲大陸產生分歧。
而且,隨著歐盟目前運作的核反應爐的三分之一在 2025 年接近其生命週期終點,能源的未來並不那麼容易確定。
那麼,為什麼核電在歐洲會是一個引起分歧的議題呢?
歐洲有多少能源來自核能?
歐盟大約四分之一的能源是核能,其中超過一半是在法國生產的。 27 個成員國總共有 150 多座反應器在運作。
在整個歐盟範圍內,對於使用核電, 然而。先前備受矚目的災難引發的安全擔憂使核能成為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每個成員國都會自行選擇是否將其納入其能源結構。
這使得許多政府需要決定本國核能的未來。
哪些歐洲國家參加了核能高峰會?
峰會由比利時首相亞歷山大·德克羅(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拉斐爾·馬裡亞諾·格羅西共同主持),歐洲理事會主席查爾斯·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等官員出席。
比利時、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捷克、芬蘭、法國、匈牙利、義大利、荷蘭、波蘭和瑞典等國簽署了一份聲明,呼籲監管機構「充分釋放」核能的潛力,並「創造融資條件」支持延長現有核反應器的使用壽命。
歐盟領導人表示,能源危機和歐盟對海外燃料來源的依賴是發展核電的主要原因,以及核電「使能源系統脫碳的潛力」和「提供負擔得起的電力」。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表示,對核能的“重新興趣”出現在實現歐盟氣候目標的“關鍵時刻”,特別是“維護能源安全和競爭力”。
峰會主辦國比利時的立場如何?
比利時首相亞歷山大·德克羅共同主辦了首屆核峰會,這是否意味著比利時支持核能?該國核能的歷史比這更為複雜。
核淘汰計畫早在 1999 年就已出台,但日期和期限自那時以來一直在不斷變化。 2009年,比利時政府決定將其三座最古老核電廠的使用壽命延長至2025年。
總理在開幕詞中指出,該國已將政策從關閉工廠改為延長工廠壽命,並表示為了實現淨零排放目標,核能必須成為能源結構的一部分。
德克魯補充說,歐盟應該利用核能來「補充」對再生能源的持續投資。
哪些國家反對核電?
1979年三哩島事件後切爾諾貝利1986年的災難,民眾對核能的看法有了巨大的變化。
在德國,對安全的擔憂推動了環保運動和該國的綠黨。
2002年,德國中左翼政府通過了一項法律,禁止建造任何新的核電廠。所有現有反應器也將在未來關閉。
這是向風能和太陽能等能源轉變的一部分,該國認為這些能源是真正的可再生能源。雖然考慮核能“低碳”作為核反應器不直接產生二氧化碳排放,它依賴鈾作為燃料——鈾的開採和提煉是能源密集的。
2010年,梅克爾宣布將延長德國核電廠的壽命,以增加低碳能源的供應。
僅僅一年後,事件發生在福島日本電站再次引發擔憂。全國各地持續數月的大規模反核抗議活動導致梅克爾政府宣佈在 2022 年關閉所有核電廠。
烏克蘭戰爭造成的能源不安全威脅延長了這些工廠的壽命,總理奧拉夫·肖爾茨 (Olaf Scholz) 將剩餘的三座工廠保持開放至 2023 年 4 月防止能源短缺。
當這三座反應爐於 2023 年 4 月 15 日正式關閉時,德國與義大利和立陶宛一起成為在擁有運作反應器後完全淘汰核電發電的三個國家之一。
在義大利,核子也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1990 年,在核電公投之後,全國所有核電廠都關閉。此後,政府試圖提出復興計畫——最引人注目的是2008年建造多達10座新反應爐的計畫。
2011年日本核子事故再次影響了公眾輿論,不久後的全民公投中94%的選民投票支持禁止建設。
但隨著義大利外交部長安東尼奧·塔亞尼出席 2024 年布魯塞爾峰會,義大利是簽署聲明的 32 個國家之一,聲明“[我們]重申我們對核能的堅定承諾”,義大利的核子未來仍然再次受到爭論。
葡萄牙、丹麥和奧地利等其他幾個歐盟成員國在發展核能方面也存在障礙——另一個強烈的反對聲音,於2022年對歐盟提出法律挑戰,聲稱其將核能歸類為綠色投資是「洗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