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中發生了幾場超強熱帶風暴,而且未來還會出現更多風暴,專家們提出了一個新的巨型颶風類別:6 級。
研究表明,由於氣候變化,強烈的熱帶風暴變得更加強烈。因此,50多年前開發的傳統五級薩菲爾-辛普森量表可能無法顯示最強風暴的真正威力。
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科學家提出了風速超過每小時 309 公里的風暴的第六類。
目前,風速為252 公里/小時(kph) 或更高的風暴屬於第5 類。更高危險。
為什麼有些專家不要 6 類
幾位專家告訴美聯社,他們認為沒有必要再設立一個類別。他們表示,它甚至可能向公眾發出錯誤的信號,因為它是基於風速的,而水是迄今為止最致命的殺手。颶風。
自 2013 年以來,有五場風暴——全部發生在太平洋——風速達到或超過 308 公里/小時,符合新類別,其中兩場風暴襲擊了菲律賓。
研究作者說,隨著世界變暖,發生此類巨大風暴的條件變得更加成熟,包括在墨西哥灣,襲擊美國的許多風暴都變得更強。
“氣候變遷正在使最嚴重的風暴變得更糟,」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氣候科學家邁克爾韋納說。
這並不是因為氣候變遷而導致更多的風暴。但最強者較激烈。
所有風暴中主要颶風的比例正在增加,這是因為海洋變暖”,邁阿密大學颶風研究員布萊恩·麥克諾迪(Brian McNoldy)說道,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專家們不時提出六級颱風,特別是自從颱風海燕在開闊的太平洋上風速達到 315 公里/小時之後。但研究稱,海燕「似乎不是孤立的案例」。
如果風速足夠的風暴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形成,則稱為颶風;如果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形成,則稱為颱風。他們被稱為旋風分離器分佈於印度洋和澳洲。
研究報告的合著者、前NOAA 氣候和颶風研究員、現任第一街基金會的吉姆·科辛(Jim Kossin) 表示,如果世界只堅持五種風暴類別,「隨著這些風暴變得越來越強,人們會越來越低估潛在的風險」。
與太平洋風暴不同,太平洋風暴之所以更強,是因為削弱它們的陸地更少,而且風暴變得更猛烈的空間更大。墨西哥灣科辛說。
科辛和韋納表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大西洋風暴達到 315 公里/小時的潛在閾值,但隨著世界變暖,這種風暴的環境變得更加有利。
韋納表示,隨著氣溫上升,墨西哥灣潛在出現六級風暴的條件成熟的天數將會增加。現在,每年大約有 10 天的環境適合 6 類環境,但如果全球升溫至比工業化前水準高出 3 攝氏度,這種情況可能會長達一個月。這將使大西洋 6 類的可能性更大。
麻省理工學院颶風專家凱裡·伊曼紐爾表示,韋納和科辛“為改變規模提供了強有力的理由”,但表示這不太可能發生,因為當局知道大多數颶風損害來自風暴潮和其他洪水。
6 類有助於保障人們的安全嗎?
國家颶風中心副主任 Jamie Rhome 表示,在向人們發出風暴警告時,他的辦公室試圖「將注意力轉向個別危險,包括風暴潮、大風、降雨、龍捲風和離岸流,而不是風暴的特定類別,後者僅提供有關風的危害的資訊。薩菲爾-辛普森等級的第 5 類已經涵蓋了風造成的“災難性損害”,因此即使風暴變得更強,也不清楚是否需要另一個類別。
麥克諾迪、前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署長克雷格·富蓋特和奧爾巴尼大學大氣科學教授克里斯汀·科博西羅都表示,他們認為沒有必要出現第六級或更強的風暴類別。
「當海灣地區迅速增強的風暴達到六級時,也許我會改變態度,」科博西羅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