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變暖導致以前認為不可能的深度珊瑚白化

在印度洋海面以下 90 多公尺的深度,發現了創紀錄的珊瑚白化現象。

先前人們認為這些深度能夠抵抗海洋變暖但科學家現在發現這些重要的生態系統受到了嚴重破壞。某些地區高達 80% 的珊瑚礁遭到破壞。

「這是一個明確的啟示,」普利茅斯大學物理海洋學副教授、該計畫的負責人 Phil Hosegood 博士說。

「較深的珊瑚通常被認為不受海洋變暖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它們的水下環境比表面涼爽,並且被認為更穩定。”

“儘管如此,這已被證明是不正確的,因此,全球類似深度的珊瑚礁可能會受到類似氣候變遷的威脅。”

為什麼珊瑚會在這個創紀錄的深度白化?

普利茅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白化現像是因為印度洋海水溫度上升了 30% 造成的。

2019年,科學家使用連接在水下的相機機器人評估海洋表面以下珊瑚的健康狀況。傳回水面研究船的即時影像揭示了這些深度的第一個白化跡象。

此時,淺水區的珊瑚礁並沒有表現出同樣的破壞,突顯了它們的脆弱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除了來自監測衛星的數據外,航行期間還收集了大量數據海洋條件和溫度。分析顯示,雖然在此期間海洋表面溫度保持相對穩定,但海面溫度從 22°C 大幅上升至 29°C。

科學家表示,溫躍層是海洋中的一層,溫度隨著深度的變化而迅速變化,並且變得越來越深。

「我們的研究結果明確表明,這種白化是由溫躍層加深造成的,」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克拉拉迪亞茲說。

迪亞茲解釋說,這是由於氣候模式造成的,就像印度洋的氣候模式一樣孩子,氣候變遷正在加劇這種情況。

“因此,無論是在該地區還是其他地方,深海的白化現象可能會變得更加頻繁。”

該研究的合著者尼古拉·福斯特博士補充說,這些發現“凸顯了這些珊瑚生態系統的脆弱性”,並提供了“氣候變遷對海洋每個角落產生深遠影響的新證據”。

其他地方是否也會發生類似的未被注意到的白化事件?

雖然部分珊瑚礁似乎已恢復當科學家在 2020 年和 2022 年再次訪問時,研究人員表示需要更詳細的監測來追蹤深海珊瑚。

隨著淺水區珊瑚礁遭受破壞的頻率和嚴重程度不斷增加,人們希望 30 至 150 公尺深處的珊瑚能幫助彌補這種損失。

但這項研究表明,情況可能並非如此,因為地球上大部分未知的深海珊瑚可能正在經歷類似的、未被注意到的白化事件。

「該地區的海洋學受到自然發生的循環的影響,而氣候變遷又加劇了這種循環,」霍斯古德博士總結道。

「目前,由於厄爾尼諾現象和厄爾尼諾現象的綜合影響,該地區正在努力應對類似甚至更嚴重的後果。印度洋偶極子。

他說,雖然我們無法阻止溫躍層加深,但我們可以擴大我們對這些環境中這種變化後果的了解,而這些環境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探索。

“鑑於全球變化的快速步伐,這一點從未如此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