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想到生態方面的成功時,1986 年切爾諾貝利災難不太可能在任何人的名單上名列前茅。
這起事件發生在當時的蘇聯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電廠進行安全測試期間,被廣泛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核子事故。天空充滿了污染,放射性雨落在歐洲各地。
雖然災難發生後立即造成不到 100 人死亡,但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在 2005 年報告稱,已有 4,000 人因切爾諾貝利事故死亡。其他團體認為,整個歐洲的死亡人數其實是高達16,000。
附近地區約 117,000 人被疏散,主要是從為核電廠服務而建的城市普里皮亞季疏散。設立了禁區,以核電廠遺址半徑 30 公里範圍內為邊界。在經歷了大量的放射性雨後,白俄羅斯的部分地區也對人類關閉。
禁區目前面積約 2,800 平方公里,毫不奇怪,它是世界上受放射性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災難發生後,超過 400 公頃的松樹被殺死,周圍的動植物以及所有附近的水源也受到嚴重污染。
但現在,距離事件發生近 35 年了,禁區似乎經歷了重新野生化的轉變。
發生了什麼變化?
儘管禁區的生態系統受到了廣泛而直接的破壞,但該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在過去三十年中迅速增加。稀有物種,如山貓和脆弱的歐洲野牛已經看到了復甦。
在禁區的白俄羅斯部分,研究人員發現災難發生後的十年裡,野豬、麋鹿和狍子的數量激增。
據觀察,狼的數量也增加了七倍。
朴茨茅斯大學的詹姆斯史密斯(James Smith)和英國研究中心的尼克貝雷斯福德(Nick Beresford)對該地區的野生動物進行了研究,他說:「狼的數量增加了七倍,這可能是由於切爾諾貝利禁區的狩獵壓力要低得多。
「我們在烏克蘭的相機陷阱調查拍攝到了歐亞山貓、棕熊、黑鸛和歐洲野牛。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研究人員在該地區記錄了數百種植物和動物物種,其中包括 60 多種[稀有]物種,」Beresford 解釋道。
作為保育工作的一部分,普氏野馬(一種原產於中亞的珍稀瀕危馬)等物種甚至被故意釋放到該地區。
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動物的健康狀況如何,許多科學家擔心這些物種仍將受到輻射暴露的影響。目前,要收集足夠的數據來監控這種情況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然而,研究切爾諾貝利災難對植物影響的研究人員最近報告稱,該地區附近種植的小麥、黑麥、燕麥和大麥仍然受到污染。科學家觀察到的所有樣本中幾乎有一半來自埃克塞特大學和烏克蘭農業放射學研究所含有非法水平的放射性同位素。
但哺乳動物數量的激增,尤其是在該地區,仍然被視為一個好兆頭。儘管存在大規模污染,但貝雷斯福德和其他研究人員認為,對禁區內的野生動物來說「整體影響是積極的」。
植物生物化學專家斯圖爾特·湯普森解釋說:“切爾諾貝利輻射帶來的負擔沒有人類離開該地區所帶來的好處嚴重。”他補充說,該地區“比以前支持了更多的生命” 。
人類還能回歸嗎?
該地區意外地成為歐洲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之一,清楚地證明了人類對野生動物的有害影響。
關於禁區是否再次適合人類居住的爭論一直存在。烏克蘭國家當局在2011 年表示,該地區可能在320 年內被佔領,而綠色和平組織和切爾諾貝利主任伊霍爾·格拉莫特金(Ihor Gramotkin) 最近均表示,該地區可能會在20,000年以上。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有 187 人——被稱為薩摩塞利人(意為「自我定居者」)——在這片 30 公里的區域內定居。儘管當地政府在 2012 年非正式地允許只有老年薩摩賽爾留下來,但從技術上講,這仍然是非法的。
這些居民得到了政府的社會支持,但他們在禁區的居住尚未合法化。
因此,這個巨大的地區從工業化和人口稠密變成了常住居民不到200人。
該地區生態復育的長期成功需要很多年才能完全了解,但已經有明顯的經驗教訓可供吸取。
就目前而言,禁區越來越多地向遊客開放。大流行後,甚至有可能近距離看到這個意外的野化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