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蘭國立古物博物館(Rijksmuseum van Oudheden) 的展覽中,嘻哈配樂伴隨著一場展覽,旨在展示古埃及對黑人音樂家的影響,其中包括邁爾斯·戴維斯(Miles Davis) 和桑·拉(Sun Ra) 等爵士樂偶像以及當代藝術家,例如碧昂絲和蕾哈娜。
在整個展覽期間,尼娜·西蒙(Nina Simone)、普林斯(Prince) 和埃里卡·巴杜(Erykah Badu) 等藝術家創作的音樂視頻、音頻剪輯、音樂會錄音、照片和專輯封面,以及最初看似法老的金色面具,後來證明是現代雕塑出現在饒舌歌手 Nas 的專輯封面上。
但“科梅特:嘻哈、爵士、靈魂樂和放克中的埃及”展覽所提供的音樂史之旅激怒了埃及當局,他們指責博物館以其“非洲中心”的方式“偽造歷史”,他們認為這種做法尋求適應埃及文化。
據報道,博物館的考古學家被禁止進入開羅南部薩卡拉墓地,這是一個重要的挖掘地點。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感到震驚,因為他們在這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巨大墓地活躍了近五十年,目前正在那裡領導發掘工作。
荷蘭報紙 NRC 引述博物館館長 Wim Weijland 的話說,埃及的反應「不合時宜」。
阿姆斯特丹大學助理教授、政治地理學專家阿里·哈姆丹博士(重點關注中東和北非地區)表示,此次展覽「受到了埃及政府非常特殊的看待」。
哈姆丹博士說:「人們認為,這些富有的好萊塢精英正在利用埃及文化,改寫他們對自己身份的看法。」他補充說,「對我們來說,擺脫這種更以歐洲為中心的觀點很重要。
博物館堅稱,由埃及古物學家丹尼爾·索利曼(Daniel Soliman) 策劃的基梅特展覽旨在展示「70 多年來,古埃及和努比亞如何成為非洲裔音樂家不可否認的靈感來源,藝術家們不僅擁抱並宣稱這些古老的文化非洲文化,但也採用相關的主題作為抵抗、賦權和精神治癒的象徵。
從事藝術/電影工作的丹尼爾沃沙特(Daniel Voshart)聽到了這則訊息。這位來自加拿大的 37 歲人士參觀了展覽,稱讚其“信息豐富的概述”,並表示對展覽的反應有些誇大。
沃沙特說:“這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他們只是太敏感了,或者試圖獲得政治分數……對我來說,沒有什麼令人震驚的。” “已經製作了一些音樂視頻,荷蘭政府並不像荷蘭政府付錢給碧昂絲讓她變成你知道的埃及人。”
隨著緊張局勢的持續,哈姆丹博士介入:「這不僅僅是一個關於博物館對埃及身份是否正確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兩個不同項目的故事,旨在了解古埃及。其中一個是由這個博物館,另一個是埃及國家的政治項目。
「嘻哈、爵士、靈魂樂和放克中的埃及」—在荷蘭萊頓的 Rijksmuseum van Oudheden 博物館開放至 2023 年 9 月 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