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電影節和人權論壇(FIFDH)每年三月在日內瓦舉行,與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主要會議同時舉行。
然而,今年,FIFDH 恰逢 1948 年《世界人權宣言》通過 75 週年,當時世界各國在二戰後齊聚一堂,以確保其恐怖不再重演。
今年影展共有 36 部影片,其中 7 部進行全球首映; 21場辯論,其中10場將進行現場直播,預計將接待近220名國際嘉賓。
過去的恐怖故事
「今年的節日有 3 個軸心,」FIFDH 主任艾琳·查蘭德 (Irène Challand) 說,「移民問題、民族主義;衝突和戰爭問題以及全球暖化問題。我們確實處於中間位置。」從地緣政治、社會、個人的各個角度來看,都是社會的突變。
電影節小說競賽中一部涉及戰爭和移民問題的電影是《內心的土地》。這是一個關於瑞士科索沃移民的故事,他必須返回自己的國家,挖掘他過去的幽靈,並辨認出在亂葬崗中發現的親人。
「這種屍體被埋葬並從亂葬坑中出來的故事,在許多地方都發生過,不僅在歐洲,而且在其他大陸也有發生,」電影導演菲斯尼克·馬克斯維爾 (Fisnik Maxville) 說道。 。
我們能和「魔鬼」談判嗎?
在烏克蘭持續戰爭及其造成的人道主義災難的背景下,該節日並不迴避討論棘手的問題。
在計劃放映的推動下“我們不會消失”,一部震撼人心的烏克蘭電影,講述了俄羅斯入侵前頓巴斯 5 名青少年的恐懼和夢想,一場辯論關於懲罰侵略罪的國際法庭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問題是,我們該如何對待我們認為是魔鬼的人?我們可以與他談判嗎?我們應該把他關進監獄嗎?有可能把他關進監獄嗎?”主持討論的法學家兼作家皮埃爾·哈贊 (Pierre Hazan) 指出。
「一方面,有人認為我們不能與普丁對話,因為他應對侵略負責,這些軍隊犯有戰爭罪和反人類罪,還有其他人,比如法國總統,說我們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與他交談,因為有一天我們必須達成某種政治解決方案。
日內瓦湖上的噴水器和蒙古包
電影節的特別活動之一是放映最新電影,《她之前的生活》講述了一位年輕的阿富汗移民埃拉哈 (Elaha) 的故事,記者兼導演曼農·洛伊索 (Manon Loizeau) 在希臘遇到了他。
它將在日內瓦湖畔的蒙古包中舉行。
「我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來拍攝她,拍攝她的旅程,所以這是一個孩子的視角,它展示了我認為所有孩子的韌性,它描繪了在路上成長的過程,」盧瓦佐說。
「這確實是一部集體電影,傳達了希望的信息。我相信這個年輕的女孩埃拉哈·伊克巴利是所有這些孩子的象徵,她們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勇氣,無論周圍發生什麼,她們都會追求自己的夢想。
就像影展上的其他影片一樣,它展現了普通人在特殊情況下的勇氣和懷疑。
FIFDH 將在日內瓦持續至 3 月 19 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