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的堅韌紐約電影而聞名的阿貝爾·費拉拉 (Abel Ferrara) 憑藉《皮奧神父》(Padre Pio) 重返大銀幕,本週在威尼斯電影節上首映。這部電影描繪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義大利深受愛戴的聖人的生活,由獲獎演員希亞·勒博夫 (Shia LeBeouf) 主演。
美國電影製片人阿貝爾費拉拉將於本週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推出他的最新電影《皮奧神父》,該片描繪了義大利最受尊敬的聖人。
該劇講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意大利標誌性聖人生活中的一段特殊時期。
隨著士兵從戰場歸來,比奧神父及其神通的消息已經傳遍全國。這位神秘的嘉布遣修士於 1915 年應徵入伍,但一年後因病退伍。
1916年,這位年輕的牧師宣布他有「聖痕」傷口。
天主教會後來聲稱這些標記是真實的。
本片以義大利南部的鄉村小鎮聖喬凡尼為背景,以皮歐神父(由獲獎演員希亞·勒伯夫飾演)抵達嘉布遣會修道院開始。
該鎮仍然是義大利封建歷史的遺跡,在義大利戰後社會主義運動的最初跡像中,工廠工人和農民舉行罷工,天主教會和富有的地主試圖保住權力。
1920 年,社會黨贏得地方選舉,根深蒂固的保守派拒絕尊重選舉結果,隨後社會動盪爆發為一場鮮為人知的屠殺。
1920 年 10 月 14 日,當獲勝的社會主義者試圖在市政大樓上懸掛紅旗並任命市長時,警察殺死了 14 人,另有 80 人受傷。
一些歷史學家和費拉拉指出,「聖喬瓦尼·羅通多大屠殺」是義大利激進法西斯主義的催化劑。
「大屠殺和他(比奧神父)的恥辱兩者同時發生在同一個地方。
「我的意思是,對我來說,大屠殺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是法西斯主義的開始。
「他們不被稱為法西斯分子,但在那之後發生的事情就發生了——你知道,我的意思是,法西斯主義是在這裡發明並在這裡創造的,這不是德國的想法。
費拉拉補充道:“為了慶祝義大利的自由選舉,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比奧神父於 1968 年去世,並於 2002 年被聖約翰保羅二世封為聖人,隨後成為歐洲最受歡迎的聖人之一。
許多奇蹟,包括治療、讀心術、懸浮甚至雙定位的報導都歸功於皮奧,他成為義大利天主教的基石。
然而,他的一生也並非沒有爭議。費拉拉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他在照片中省略了比奧神父傳奇中一些更具爭議性的故事。
皮奧參與了梵蒂岡的十幾項調查,涉及涉嫌與女性調情、財務不當和對恥辱的懷疑。
為了取代這些爭議,在義大利生活了幾年的費拉拉編織了一個關於義大利法西斯主義起源的平行故事,出乎意料的是,這個故事與今天完全相關。
這部影片將在 Giornate degli Autori 部分放映,該部分以坎城導演雙週為藍本,重點介紹偉大的電影作家。
但費拉拉很清楚,他1993 年的一部邪典經典作品《壞中尉》講述了一個腐敗、吸毒成癮的警察,而他的早期作品《鑽機殺手》講述了一位紐約藝術家用電鑽隨意殺人的故事,這些都給了他一些一個聲譽。
導演將自己節奏的改變和這次參加威尼斯影展歸功於他十年的清醒和在義大利的新生活。
「一旦我們戒掉了毒品和酒精,我們就開始看到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一種不同的生活。
「我認為這更多的是為了讓我們的比賽正確,」他說。
威尼斯影展從8月31日持續到9月10日。